第460章:机关算尽
由苏老护航,沪市第一批经济领伴随着报纸大幅度的宣传一同面市。
最先入住的就是各地百货大楼的柜台,同时也提供了一部分给供销社。
经济领的风在京都已经刮过一遍了,很多人听说过或者托亲戚朋友帮着买过,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打着红..色的标语的经济领正式面市,每家售卖经济领的柜台前都印着醒目的牌子“江南千衣”。
人们凑热闹的涌入商场去瞧“经济领”,因为上面三令五申发了正式文件在推广。
售货员拿出“经济领”的时候面上多少带了点庄重严肃的神色,它这样正式的摆出来,看的人便自发自觉的小心起来。
柜台上的江南千衣牌经济领分两排放着,男式一律是雪白笔挺的,领子里做了夹层,有衬,高温烫过之后精神笔挺。
而女式的则有了不同的颜色,印着小梅花的、水红色的、压出荷叶边小褶皱的……这些俏皮又不失大方的小设计让爱美的女士们爱不释手。
很快,人群里就热切的议论开来,不为别的,单单是看到这件“经济领”的布料是的确良,就足够让人兴奋了。
的确良难买,排队都求不到。
但是现在这个经济领不但看起来跟一件的确良的衬衫没什么两样,而且购买时不需要布票,价格更是低的惊人。
一件仅要两元钱!
的确良在当时,本身就是一种代表了时尚,再加上报纸上大篇幅的宣传,各地方的领导率先带头穿上了经济领,有一个领头穿的,后面的就跟着效仿。
因为经济领这个名字稍显绕口,很多人便直接喊起了牌子的名字,直接问售货员:“这里有没有‘江南千衣’?”
大约是听习惯了,而且柜台上也找不出比这个牌子更响亮的衣服,售货员一听就知道这是在问经济领。
久而久之,“江南千衣”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如果年轻人能穿上一件江南千衣牌的经济领,那真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情。
买到的人沾沾自喜,买不到的托了人去买,实在买不到了,便学着样子去做。
但是自己做的总没有卖的成品好,领子软趴趴的,一点都不笔挺,而且成本跟去买一件没什么区别。
一时间,报纸上提倡“经济领〞的篇幅更多了。
这种价格低廉、款式时髦的新式衣服着实火了一把,而且这把火还在继续蔓延,大有人手一件的趋势。
“沪市第三百货大楼当天售出1700件,同时补充了一批二等品。”
沈琰给苏老爷子汇报情况,“太爷爷,沪市的推广很成功,要不再划两个新试点?早日把经济领推向全国。”
苏老点头赞同,看着沈琰的眼神带了几分慈爱,“你说说看,下面在哪里合适。”
沈琰早想好了,说出了津市和越市,
“今年在越市投了一个化工项目,正好可以提供化纤布料,就近解决原材料问题。而津市靠海,港口是优势,大批量出货走海运最安全也最节省。”
苏老笑道:
“你消息倒是很灵通啊!不错,这两个城市可以试着去做。”
沈琰知道老爷子这话的意思就是八九不离十了,他想了想又道:
“太爷爷,我之前跟您说的那个事儿还算数吧?经济领我可以贡献出来,但是那个‘江南千衣’的牌子得完全属于我的。
苏老大方的点头:“算数,不过你要这个做什么?”
沈琰也不瞒着他,直白道:“留着打响了品牌,没准以后还能出口赚外汇呢!”
苏老听他这么说,笑了:
“赚外汇是好事,你放心,这个牌子之前答应你的,你放心用。”
2月2日,英语竞赛。
沈琰在初赛前临时抱佛脚了一番,考试前三天,疯狂看英语书,做英语试卷。
当他看到英语试卷的时候,都免不了一阵头疼。
这初赛的试卷可比高考难百倍啊,初试怕是就要刷掉一大批人。
复赛的时候只会比初赛更难,估计一个学校能留下来的人屈指可数。
在沈琰参加考试的时候,袁青来了趟四合院跟何宇和苏幼雪道别。
他要回港区了。
大家都各自忙活去了,糖糖吃药后昏昏入睡,何宇没有离开,而是守在旁边看书。
虽然二月了,天气也冷的刺骨。
糖糖身子本来就弱一些,昨天醒来就发现她有些咳嗽,精神也不太好,请了假,等病好一些再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