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328章 太子都冲了,我们怎能不冲?

 裴炎本来就擅长溜须拍马,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当然是第一个抢上前:“天后所言极是,若是可以改葬二人,这既是圣人和天后的功德,同时也是为大唐万民积攒福祉,功德无量。”

 “还请天后三思。”

 “还请天后三思!”

 “还请圣人成全!”

 有了裴炎带头,许多一直观望局势的宴会宾客,突然就接收到了信号,他们齐齐站起,有的聚集到了李贤的身边,有的,竟然和裴炎站在了一起。

 不管他们和谁站在一起,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就是他们全都明确表态,支持李贤。

 并且,把这份支持,又转化成为对李治的支持。

 本来李治就把这些当成是个笑话,他有第二套方案,也等着秋后算账,可看到这些人联同一致的行为,还是心里不爽。

 这是妥妥的逻辑偷换!

 李治什么时候说他支持改葬了?

 虽然他也并不反对,可也绝对不是积极主动的想要去做这件事,这明明就是被李贤要挟。

 可让这些巧嘴的大臣们一运作,却好像是一切决断都是出自李治的脑袋瓜,李贤不过是照办。

 且李贤又把改葬这件事和什么功德,什么大唐子民的福祉联系到了一起,层次抬得这么高,身为大唐帝国的统治者,你还怎么下这个台阶?

 你总不能说,朕就是不在乎这些大唐子民的生与死,只在乎和两个已经死透的人较劲吧!

 古代从来都有大赦天下的做法,改元、皇子降生,新钱颁布,这些都可以是很好的理由。

 皇帝会充分利用大赦天下的方法来为自己树立好形象,邀买人心,在此之前,李治还从没有考虑过给这两个女人恢复名誉来获得更好的声誉。

 然而,毫无疑问,这确实也是属于古代赏罚系统之中的一个标准操作。这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是他根本就从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两个人的问题。

 很多事情也需要有人主动提出申请的。

 比如大唐也是一样,很多罪臣最后被沉冤昭雪,也都是后人的一再祈请才成功的。

 皇帝每一年都要处置那么多人,情节有轻有重,他怎么可能全都顾忌到呢?

 尤其是王、萧两女都已经死了十几年,她们的事情早就已经被搁置了。

 再加上,王家的处境也很尴尬,萧淑妃那边先放在一边,兰陵萧氏在大唐的势力本来就比较削弱,不成气候。

 两女能不能被宽恕,关键还在太原王氏。

 可这么多年以来,王氏一族却并不敢提起这件事,一则是,他们也不服气。

 二则,这件事异常敏感,而王氏一族与李唐的联姻关系非常广泛,在朝堂上也还是有势力的,做官的人不少。

 他们都知道,王皇后之事对于李治来说,是个不能提及的逆鳞,那么,为了低调行事,为了让自己家族的势力能够得到巩固,他们才不愿意为了已经死了的女人冒犯李治。

 可现在,李贤却站了出来!

 为了和自己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前皇后,不惜顶撞自己的父亲,这是普普通通的父亲吗?

 这还是大唐帝国唯一的主宰!

 李贤都冲了,大臣们要是再不冲,那还有脸继续站在这个朝堂上混吗?

 到了这仪凤年间,废后风波时期的老大臣已经所剩无几,很多人对当年之事也只是有个耳闻。

 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他们虽然没有见过王皇后的真容,却对如今的武皇后了解的十分透彻。

 这个骄横跋扈的女人,想当年要把世家出身的王皇后挤出去,简直不要太容易。

 他们虽然无缘得见王皇后,可却已经对这个可怜的女人充满了同情,王皇后会被废,这一定是武媚娘的陷害!

 现在,把王皇后当做一杆枪,挥向不可一世的天后娘娘,正是大唐朝臣们的共识。

 他们站在了一起,主动结成了团队。

 眼看李治面露不悦,却也仍然坚持观点。

 “太子仁孝,圣人仁德广布天下,臣等叩谢圣人天恩!”

 “叩谢天后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