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302章 我太平也姓李!(第3页)
那么,怎么办?
小太平可不是个会等待机会降临,坐以待毙的女人,这小脑筋很快就转动起来了。
就算你太子妃对我再好,可我还是偏心婉儿姐姐。
为了能让上官婉儿留在宫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和某个皇子成婚。但很显然,以上官婉儿的身份,做正妻是不可能了。
毕竟,上官仪的女孙,实在是太惹眼了。
按照大唐为皇子皇女择婿的规则,一般来讲,除了李世民的那几个公主的驸马,几乎都选择的是一些中等官吏之家的男女。
那么,就只能做妾。
既然要做妾,自然就是太子最好。
不只是太子人好,在几个兄弟之中是资质最出挑的,让上官婉儿留在李贤的身边,是最佳的对策。
与此同时,小太平也都为上官婉儿把未来给设计好了,只要是可以嫁给李贤,那么,未来就可以成为皇妃。
以李贤的品性,绝对不会苛待上官婉儿,四妃之位,必居其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克服妻妾身份上的差异。
也不让上官婉儿受委屈,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李贤把小太平的心思细致的捋了捋,终于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观感,原来,小太平还真是一门心思的为了上官婉儿着想。
甚至还颇有一种深谋远虑的架势。
小小的年纪,不简单。
至于李显和李旦,他们两个的心思也很容易理解,他们巴不得李贤的屁股一直都坐在太子的位子上。
不要离开。
不要放弃。
不要被人搞倒。
李显已经明确向李贤表达过了,他可不想当太子,至于李旦,估计想法也差不多。
在历朝历代的皇子之中,像是李显、李旦这样的,估计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只要是托身皇家,又是皇帝的嫡系子弟,有哪一个可以完全杜绝争夺大位的心思呢?
尤其还是皇后的儿子,正宗的一母同胞。
从竞争的机会来讲,大家都是一样的,几率均等,公平合理。
但即便如此,李显李旦还是闻太子而色变。
这可都是武媚娘的功劳!
在大唐,当太子可不是个好差事,尤其是在李治和武媚娘联手打造的朝廷里,做太子就等于是做傀儡。
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武媚娘的大手,时刻笼罩在儿子们的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扣下来。
至于李治……
这个做爹的。
看到了李素节的下场,还有哪一个亲儿子会对他这个做爹的,有任何的奢望吗?
李素节就这样死在了宣政殿上,他不可能是自杀,但究竟是谁害死了他?
一开始还装装样子,把李贤给关到了大理寺狱,没过几天就放了出来,然后呢?
就没有然后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了,一切都是假象,根本就是假的,李素节的死和太子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他究竟是被谁害死的,李治这个亲爹都不在意了,也没有再提,难道还指望武媚娘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娘去关心吗?
不可能。
根本就不可能。
看到了李治的所作所为,很难说李贤还对李治有所期待,更遑论各位一直充当旁观者的儿女了。
李上金的身段倒是很灵活,一看到这种情况,便提前预测到了危险的来临,撒丫子就跑了。
并且也再没表示过要进京面圣这样的想法,成功保全了自身。
实际上,这也一直都是李上金的为人之道,这次到长安来,完全是被奸人举报,才不得不回来的。
原本也不是他自己争取的。
至于李旦和李显,自从李素节死后就更是对太子之位没有了任何的兴趣。
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也一定要让李贤的屁股牢牢的焊死在皇位上。
于是,他们几个人联合,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可李贤显然不需要他们的帮助。
李贤是要作死的。
而李旦和李显却是想要保护他的,这两边的诉求完全是南辕北辙,让他们这样继续搞下去,李贤还怎么作死?
小太平可不是个会等待机会降临,坐以待毙的女人,这小脑筋很快就转动起来了。
就算你太子妃对我再好,可我还是偏心婉儿姐姐。
为了能让上官婉儿留在宫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和某个皇子成婚。但很显然,以上官婉儿的身份,做正妻是不可能了。
毕竟,上官仪的女孙,实在是太惹眼了。
按照大唐为皇子皇女择婿的规则,一般来讲,除了李世民的那几个公主的驸马,几乎都选择的是一些中等官吏之家的男女。
那么,就只能做妾。
既然要做妾,自然就是太子最好。
不只是太子人好,在几个兄弟之中是资质最出挑的,让上官婉儿留在李贤的身边,是最佳的对策。
与此同时,小太平也都为上官婉儿把未来给设计好了,只要是可以嫁给李贤,那么,未来就可以成为皇妃。
以李贤的品性,绝对不会苛待上官婉儿,四妃之位,必居其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克服妻妾身份上的差异。
也不让上官婉儿受委屈,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李贤把小太平的心思细致的捋了捋,终于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观感,原来,小太平还真是一门心思的为了上官婉儿着想。
甚至还颇有一种深谋远虑的架势。
小小的年纪,不简单。
至于李显和李旦,他们两个的心思也很容易理解,他们巴不得李贤的屁股一直都坐在太子的位子上。
不要离开。
不要放弃。
不要被人搞倒。
李显已经明确向李贤表达过了,他可不想当太子,至于李旦,估计想法也差不多。
在历朝历代的皇子之中,像是李显、李旦这样的,估计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只要是托身皇家,又是皇帝的嫡系子弟,有哪一个可以完全杜绝争夺大位的心思呢?
尤其还是皇后的儿子,正宗的一母同胞。
从竞争的机会来讲,大家都是一样的,几率均等,公平合理。
但即便如此,李显李旦还是闻太子而色变。
这可都是武媚娘的功劳!
在大唐,当太子可不是个好差事,尤其是在李治和武媚娘联手打造的朝廷里,做太子就等于是做傀儡。
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武媚娘的大手,时刻笼罩在儿子们的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扣下来。
至于李治……
这个做爹的。
看到了李素节的下场,还有哪一个亲儿子会对他这个做爹的,有任何的奢望吗?
李素节就这样死在了宣政殿上,他不可能是自杀,但究竟是谁害死了他?
一开始还装装样子,把李贤给关到了大理寺狱,没过几天就放了出来,然后呢?
就没有然后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了,一切都是假象,根本就是假的,李素节的死和太子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他究竟是被谁害死的,李治这个亲爹都不在意了,也没有再提,难道还指望武媚娘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娘去关心吗?
不可能。
根本就不可能。
看到了李治的所作所为,很难说李贤还对李治有所期待,更遑论各位一直充当旁观者的儿女了。
李上金的身段倒是很灵活,一看到这种情况,便提前预测到了危险的来临,撒丫子就跑了。
并且也再没表示过要进京面圣这样的想法,成功保全了自身。
实际上,这也一直都是李上金的为人之道,这次到长安来,完全是被奸人举报,才不得不回来的。
原本也不是他自己争取的。
至于李旦和李显,自从李素节死后就更是对太子之位没有了任何的兴趣。
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也一定要让李贤的屁股牢牢的焊死在皇位上。
于是,他们几个人联合,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可李贤显然不需要他们的帮助。
李贤是要作死的。
而李旦和李显却是想要保护他的,这两边的诉求完全是南辕北辙,让他们这样继续搞下去,李贤还怎么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