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借刀杀人(第2页)
既然选了
,就要有承担这种选择将要产生的代价的决心。
毫无疑问,李贤是具备这种决心的。
甚至,以身殉道,也在所不惜!
而现在,道场已经准备就绪。
御用演员们!
你们在哪里?
快来吧!
东宫大门常打开,太子李贤,恭候多时了!
…………
既然是到东宫来赴宴,以开宴的时辰为准绳,到达的时间或早或晚,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
但往往,大臣们都是宁可早些,也不愿意晚些。
于是,以朱雀大街为界限,东西两边的里坊就这样热闹了起来,许多装饰豪华的马车,纷纷从深宅大院之中走出来,来到这通往皇城的必经之路上。
由于人数众多,以至于宽阔笔直的朱雀大道也一时拥堵了起来,通行不畅。
竟然有这么多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没办法,谁让大唐太子在东宫举宴了呢?
这种盛事,当然是只要能够被邀请就要尽量参加,只要是身子骨还能动弹,谁愿意缺席?
虽然就算是缺席,也并不会有人受到责罚,甚至,对于主办宴席的太子李贤来说,究竟谁要来,谁不必来,他心里也没有一个名单。
就算是找个托词不来,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很多人本来就不是他请来的嘛。
谁来,谁不来,又有什么重要?
然而,众臣们依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治的身体渐渐的衰败了下去,而毫无疑问,太子李贤的位置却是越来越稳固了。
这位上任不到一年的太子殿下,虽然还是个新人,但时候存在感已经比他的亲大哥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人们已经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明君圣主的雏形。
但凡是有点头脑的,还想继续在这个朝堂上混的,年纪轻的,希冀着未来的发展的,哪有一个会放过李贤?
不必李贤登高一呼,人群就自然而然的拥上来了!
人人都要为将来考虑,而李贤,毫无疑问就代表了大唐的未来!
聪明人怎能不来提前运作呢?
但当然了,有些人就需要蝇营狗苟的钻营,挖空了心思,可有的人,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因为他已经名利双收,坐收渔利了!
李贤的太子之路才刚刚开始,他就已经成为了太子最信任的人,谁能有这份殊荣?
当然是我们的黄门侍郎,宰相裴炎了!
可惜啊!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会白白浪费了呢?
一想到那个败家的侄子,裴炎就恨得牙根痒痒,手脚都僵硬了。
虽然是东宫的宴席,邀请宾朋众多,但是,毕竟,还是要对太子殿下有用处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出席。
比如,裴令的好朋友,魏玄同和刘祎之,此番就没能荣幸的获得机会。
严格说来,他们两个的官职还是过得去的,但既然李贤没有邀请他们,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太子殿下根本就没有想起他们来。
完全的忽略。
要知道,太子殿下的头脑是相当清楚的,记忆力也好,可却没有邀请他们,只能说,他们两个在太子的心中实在是微不足道。
裴炎倒是无所谓。
人在朝廷上混,谁还能没个朋友呢?
裴炎也是有朋友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什么麻烦,其实朋友也并没有什么大用处。
这就是这么一个时代。
身为权臣,一旦你走到了那个位置上,可以说,你就是带着原罪的,而拥有朋友,可以给自己说话,也并不会起什么作用。
上官西台倾灭的时候,难道,大家都还没有看清楚吗?
为上官仪说话的那些人,有哪一个真的把上官仪从丢命的悬崖边拉回来的?
他们不只是没能把上官仪拉回来,还把自己也卷了进去。
朋友越多,倒霉的越多,一个大案牵起来,那就是一串人!
李治和武媚娘左右双打,哪一个都没有放过!
高处不胜寒。
裴炎已经隐隐的,有了这样的预感,如果一个操作不当,他最后的下场也不见得就会比上官仪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