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269章 多情种子李小九(第2页)

 “这么说,是却有其事了?”


 王勃在瞪眼。


 裴伷先也在瞪眼。


 你瞪几下,我瞪几下,不知不觉间,居然说到一起去了。


 “我也感觉,太子殿下似乎对裴令很是关心,其实,裴令经常和天后沟通,太子也都知晓,但却从没有追究他。”


 “这不是很奇怪吗?”


 “你说的也对,要是殿下就针对裴令,也许,宴席上会频繁给裴令递刀的,所以啊,你这位得力的侄儿,就更要抓紧机会,一起参加宴席了!”


 “有你在,说不定还能搭救裴令一把,否则的话……”


 “那天的场面一定很乱,事情会如何发展,即使是我,也是无法预料的。”


 “伷先,这一切,可全都要靠你了!”


 “靠我?”


 “我行吗?”


 “三郎,你可不能不管我啊!”


 正所谓,裴令靠侄子,侄子靠王勃,这个互帮互助的链条,就算是彻底给搭建起来了。


 虽然裴伷先对王勃能不能帮忙,也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不管怎么说,也要表个态。


 万一呢?


 裴伷先祈求的眼神就摆在面前,王勃朗声一笑:“你放心,大宴之上,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出手。”


 “况且,你也不必太担忧了。”


 “事情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王勃嘴里安慰着,心里却在想,越糟才越好呢!


 若是场面不乱套,他又如何乱中取栗?


 他们啊,是完全把王勃这个人,从里到外都给看错了。


 自认为,他无限忠诚于太子,就一定是东宫秩序的维护者,绝对不会允许东宫出现任何异动。


 而真实的王三郎呢?


 不过是个坏事乐而已。


 他巴不得东宫天天风云激荡,怪事迭出,这样才有利于他搞事,铲除异己。


 天天风平浪静,一潭死水,哪里还能把那些坏人抓出来?


 你看,明崇俨不就是这样被铲除的吗?


 若是东宫不乱,王勃哪里能有这样的机会?


 “三郎真的这样以为?”


 “当然。”


 王勃信心十足,甚至已经显现出了顶级统领者的资质。


 就是可以随意的让手下死心塌地的追随自己,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让他们心服口服。


 “你呀,不必老在这里担心,不如回去看看你的叔父。”


 “据我看来,他不过是嘴上说说,真的到了东宫,还不一定敢动手呢!”


 宰相裴炎:说谁呢?


 谁家的小子,这样狂妄?


 谁说老夫不敢?


 老夫这就要敢给你们看看!


 长安城内外,知情的,不知情的,知道多的,知道少的,不管是谁,只要是那一日站在了宣政殿上的大臣,大约都知道了,这个吐蕃使团的到来,就代表着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他们能够从宣政殿平安脱身,已经算是幸事。


 然而,现在,他们却要从从一个火坑里跳出来,转身再跳到另一个火坑里。


 东宫大宴!


 只要是脖子还扛着个脑袋的人,宴席还没有开始,可就已经闻到味了。


 准备搞事的,又岂止是裴炎一个?


 或者,可以这样说,连裴炎这样的胆小鬼都知道要搞事了,其他的人,哪里还能闲的住?


 十八般武艺!


 各显神通!


 有什么招数,全都拿出来吧!


 尤其是那些有武艺傍身的大将军,看到论钦陵的架势,立刻就警觉了起来。


 杀心!


 他竟然对太子殿下起了杀心!


 这样年轻的将领,本来就是大唐未来的祸患,看论钦陵的架势,日后也是要带兵的。


 只要他带兵,就必然是和大唐为敌。


 不管他现在装的多好,日后是必定要撕破脸皮的,这一点,就连圣人李治其实也早有表态。


 如果,他真的认为会有和平的话,就会同意和亲了。


 至少,一个宗室女还是可以给的,这样双方的面子也全都可以维持住。虽然和亲这种事,通常都是治标不治本。


 很多时候,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更令人伤感的是,对于迎接和亲公主的一方来说,这些女人,不过是另一方送过来抵债的,真的出了事,也并不会在乎她们的死活。


 可是,对于送出和亲公主的一方来说呢,即便是送出的时候,千好万好,说的比唱的还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