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唯太子马首是瞻
“李尚书,我们作为臣子,需要时刻谨记的只有一点。”
“不管太子殿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只要我们认定他是大唐的储君,认定他是个贤明的人,是以后可以带领大唐日益繁荣的人,我们就该一心一意的跟着他。”
“李尚书忘了那句话了吗?”
话?
什么话?
李敬玄一脸懵。
狄仁杰举杯痛饮,欣然笑道:“那一日在东宫,殿下曾经说过,看人看事,最重要的就是论迹不论心。”
“他看待臣下,从来都是秉持着论迹不论心的原则,他从不要求我们真的全心全意都信服他,效忠他的。”
“他只要求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背叛他,太子殿下尚且可以如此,我们作为臣下,又为什么一定要追究他的内心呢?”
“殿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尚书,如果你也认定了太子殿下,还是该遵从本心,一心一意的追随殿下。”
“太过主动的揣摩殿下的心思,可不是好事。”
狄仁杰就这样用悠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兜兜转转的,其实说的都是很浅显的道理。
这可不只是讲道理,而是明晃晃的警告!
李敬玄的心,忽的一沉。
你可是吏部尚书!
朝廷肱骨!
你怎么可以连这样简单的为臣之道都不通?
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就是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可是,这人啊,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动物。
人人都自私。
越是做到高级的官职,就更加难以摒除这些私心,甚至,为了更长久的掌控权力,还有可能萌生出更多的私心。
如果李敬玄也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可是相当危险的行为,一不小心,就要变成裴令了!
万事以自己为先,以自己的利益为思考的起点,这当然也没有什么错。
可大臣就是为了皇帝服务的,没有皇帝的重用,大臣什么也不是。
你若是不为了大皇帝们着想,那大皇帝又为什么要重用你?
脑子有病吗?
想要让你当皇帝吗?
而很显然,大唐朝廷也就只能容得下一个裴令了。
别人就不要抢他的风头了。
李敬玄恍然大悟,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躬身一揖:“李敬玄多谢怀英指教。”
“以后,定当为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李敬玄不是裴炎,他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可也没有那么夸张,只要是认识到了错误,他还是可以改过的。
而且,特别的真诚。
真诚!
纯真!
表里如一!
然而……
狄仁杰跳上了骏马,勒紧了缰绳,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可是,太子殿下真的只是行为乖张,本心纯直吗?
他真的还想当好这个太子吗?
把这辉煌无比的大唐朝,交到他的手上,真的能放心吗?
李敬玄是放心了,可是狄仁杰的疑心却又泛起了……
“来喜,薛绍到了吗?”
东宫里,太子李贤一手捧书,一手饮茶,时不时的还瞧一眼那仙鹤登云的屏风后头。
哎!
今天又要办一件大事了!
“到是到了,不过……”
“怎么?”
“你还觉得不妥?”
薛绍,李贤是一定要单独见一面的,而且要尽快。武媚娘那边也不知道还能挺多久,一旦李治颁下圣旨,这件事可就无可回改了。
虽然现在也不见得还能改过来。
但如果能够让薛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许,还能有个转圜。
虽然,这样做,对薛绍也很不公平吧!
他能做什么呢?
他在大唐最大的靠山,城阳公主已经故去了。
他现在还能在长安城里肆意逍遥,甚至在皇宫里随意进出,那都是托了李治的福气。
可现在,如果他听了李贤的劝,就等于是直接反抗李治。
那么,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
岂不是要被一脚踹出长安?
放着荣华富贵的大唐最尊贵的驸马不做,还非要把自己往凄凄惨
惨的方向整。
谁会答应这样的事?
对李贤的种种做法,感到奇怪的人,又何止一个薛绍?
“殿下,薛绍已经被禁止进入皇城了,殿下还把他招到东宫来,这要是被圣人知晓,可就……”
吸取前人的经验,一向是人类的优良品德,作为来顺的后来人,小太监来喜本就比前任更加小心谨慎。
加倍。
再加倍。
自从被李贤提拔到身边,来喜就一句稍稍忤逆的话都不敢说。
以顺着太子为最高准则。
可到了今天,他也彻底绷不住了。
这可是抗旨!
是抗旨不遵!
李治是什么人?
他要是知道了,还能饶得了李贤吗?
李贤要是翻车了,给他通风报信的这些人,还不是要一起被卷进去?
谁能逃得掉?
“怕什么?”
“有我在,还能保不住你们?”
“你放心,就算是要追究,圣人也只会把责任扣在我一个人的头上,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
“你们以为,圣人是什么昏君吗?”
“啊!”
“没有,没有。”
“奴婢怎么敢这样想?”
“殿下真是误会奴婢了!”
“奴婢只是担心殿下,绝对没有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