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218章 李小九,有我一个人害他就足够啦!


 薛仲璋的入局,无疑会让本来就暗流涌动的东宫,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王勃当然是不服气的。

 面对李贤的弹压,他刚想反驳,却被李贤压压手就给制止住了。

 “子安,不必多言。”

 “我想,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何为朋党?”

 “难道,因为有血缘关系就可以被理所当然的称之为是朋党了吗?”

 “那些异姓之人,就因为不是出自一家,就绝对不会成为朋党了?”

 “殿下,这是何意?”

 王勃都被弄迷糊了,裴炎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做好了太子再次输出爆论的准备。

 毕竟,他已经身经百战,很有经验了。

 看到他们花样各异的表情,太子李贤表示十分满意。

 身为一个法律人,诡辩之术其实是李贤最擅长的,之所以之前都没有频繁使用,那是因为你和唐人交流,根本就没必要把事情搞的那么繁琐。

 作死而已?

 还需要有逻辑?

 可现在,既然方向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那么李贤就不介意用各种逻辑漏洞让诸位经验丰富的老大臣们彻底长长见识。

 “子安,这你就不懂了吧。”

 “朋党的判断,也应该是论迹不论心呐!”

 “你这样聪颖,怎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看不明白?”

 论迹不论心!

 论迹不论心!

 “太好了!”

 “吾儿说的对啊!”

 吾儿?

 谁的儿?

 这是……什么声音?

 怎的如此熟悉?

 太子殿下微微抬头,却见熟悉的身影也紧跟着出现。

 还不是一个!

 是两个!

 这不就是天降神运吗?

 老天爷相助,这要是再不奋起,也太不合适了。

 “圣人天后驾到!”

 这个来福,是越来越过分了。

 人都已经进到大殿里了,才开始通传,这样的通传,还有什么效果?

 看到武媚娘,裴炎顿时打了个激灵。

 额……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我这算不算是暴露了?

 这就是裴炎的心理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当他和武媚娘是一队的时候,他在李贤的面前也经常虚伪矫饰,生怕被看出来。

 而现在,内里的他态度已经完全变了。

 可表面上却还不想让武媚娘看出来。

 看他那做贼心虚的样,活脱脱的一个两头受罪。

 王勃瞬间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再看太子李贤,竟然是一脸欣喜之色。

 “儿臣恭迎阿耶阿娘,驾临东宫!”

 这可就迎上去了!

 作为一位慈父,最识时务的皇帝,李治出现的时间总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李贤正需要他呢,他就来了。

 要么说是父子连心呢!

 “贤儿,又在勤政了?”

 至于亲妈武媚娘,看到李贤如此,却也十分高兴。

 阴阳怪气之间,充分表现出她将要搞事的意图。

 一个裴炎,一个王勃,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同时出现在东宫,是什么目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

 “儿臣不敢,不过是结识一位新朋友。”

 薛仲璋二话不说就站了出来。

 几人当中,可以称之为是新人的,除了薛仲璋还有别人吗?

 薛仲璋也立刻领会了李显的意图,站到了天皇的眼前。

 “微臣薛仲璋,见过圣人天后。”

 面容和煦的李治,将那薛仲璋上下打量一遍,李贤却总是感觉,那看似和善的眼神,总是透露出一星半点的诡异。

 “薛仲璋,朕知道你,你就是裴炎的外甥嘛。”

 梆叽!

 完蛋了!

 全都露馅了!

 “天后,这是微臣的外甥,现任刑部员外郎,薛仲璋。”

 你看,所谓做贼心虚就是如此。

 武媚娘还没怎么样呢,裴炎自己就战战兢兢的,生怕会被天后娘娘当场赐死。

 他也未免太小看武媚娘了。

 难道他们认为武媚娘是普普通通的深宫妇人吗?


 参与朝堂政治二十年,她的政治素养,并不在任何人之下,就裴炎的这副德性,他干的这些事,不管他如何虚伪矫饰,在武媚娘这里,都已经是被踢出核心圈子的人了。

 哼!

 老娘需要你们吗?

 根本不需要!

 等到我武家人都回来了,你们,还有任何的立足之地吗?

 你利用我,我就不会反过来利用你吗?

 裴炎当然是不需要放弃的。

 只要他还不想彻底撕破脸皮,就可以留在身边,有用处的时候,就拎出来。

 顺便还能制造一点点烟雾,迷惑对方。

 至于撕破脸皮的那一天……

 那又怎样?

 难道,面对武媚娘,裴炎还能有任何胜算吗?

 “子隆,你不厚道。”

 过了一瞬,武媚娘才终于开口,裴炎的心,顿时就咯噔一下。

 不是吧!

 就这么等不及?

 就算是要处罚,也要等到转移到下一个地点再说吧!

 好歹给老夫留一点点面子。

 但好像,武媚娘也一向不是那种能耐得住性子的人,所以,现在这样倒也正常。

 好吧!

 引颈就戮吧!

 不知不觉间,裴炎的脖颈好像都多露出来了一节。

 华丽丽的挺直等死。

 “你这是做什么?”

 武媚娘眉头凝住,轻蔑的看着他。

 “我什么时候说要杀你了?”

 “难道不是吗?”

 李治这一开口,武媚娘都无语了。

 这种时候,他还真是聪明的要命啊!

 连忙调整状态,做出个端庄的模样:“裴炎,我记得,我不止一次和你说过,让你多多为朝廷引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