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四处奔走裴侍郎(第3页)
而太子殿下呢?
自然也是做好了把他们这些小奴婢,还有那背后的主谋裴炎一把灰扬了的准备!
过了好久,一直到把火药包完好无损的送到李贤的面前,来顺的这一口气才算是顺了过来。
幸好,幸好!
还有裴炎老叔为他出谋划策,甘当智囊。
要不是裴炎拦着,胆小又怕事,恨不得快快解决麻烦的来顺说不定早就把这些火药全都给扔出东宫了!
谁能想到,都已经装了包的东西,竟然还有用处呢?
用处当然是有的!
用处大得很!
一转眼,太子李贤就要把它们的功用,全都告诉你们了!
…………
太子李贤手里搓着麻薯荆条,那个架势,好像和田间地头搓烟丝的抠脚老汉也没有什么分别。
熟练的样子,让来顺都大吃一惊。
太子,这又是要做什么?
他不会是要来真的吧!
不是说那些被搓来搓去的麻薯荆条,而是现在站在东宫崇教殿里的这两个人。
太子啊太子,你可不要关键时刻瞎捣乱呐!
看着这两位大神,来顺的心都揪起来了!
东西还好处理,可人怎么办?
总不能一起铲出东宫吧!
就是他想,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啊!
在李贤视线范围以内,御座以下,崇教殿的正当中,就这样堂堂正正的站着两个人。
两个年轻人,每一个都是身段颀长,腰杆挺拔的,一看就知道,平常受到了很好的锻炼,身体素质过硬。
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两个的长相,竟然是一
模一样的。
完全一样!
这样两位生的一模一样,还一副武人气质的年轻男子,在皇城里也并不好找。
还能是谁呢?
当然是跟随太子殿下,一路从河州打到甘州,又打回鄯州,最后凯旋而归的金吾卫将军,陈沧,陈海。
“一次西征,让我发掘了很多不错的人才,尤其是将才,他们对我忠心耿耿,我们都是一起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我知道,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的。”
“阿史那伏威、李多祚,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值得我信任,也都是将才。”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他们都在外地,不在京师,根本帮不上忙。”
“东宫治下,将军虽多,但是,他们多数都不是我的心腹,我对他们也不能倾心相待。”
“可你们就不同了,你们和我一样,是从战场上滚过来的,我们是共过生死的。”
“对于你们,我可以全情信任。”
“你们可知道,东宫最近有什么异动吗?”
在此之前,李贤的很多行动,都没有出过崇教殿,所有的材料都是让来顺他们运到殿里,他再亲自制作的。
也就是说,影响范围十分有限。
在此之前,李贤也从没有把自己行动的目的透露出去。
这和他一开始确定的目标有关,他只是想造成轰动性的效应,造成一个谋反的假象,让李治和武媚娘震怒,最后,不得不承认他李贤身有二心,必须废黜,甚至,不能留活口!
但是,后来,随着局势的逐渐变化,李贤忽然意识到,他尽力把事件的影响范围压到最小,其实不见得是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也不见得能成功。
看看那些鱼贯而入,每天缠着他的大臣,很难说,这些人都是刚巧碰上的,背后没有一点串通。
现在这些人串通在一起,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他们的准则当中,现在的李贤究竟是该反,还是该憋着?
一开始,李贤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大臣必定会支持他这位大唐的太子向天后武媚娘宣战。
可是,他们真的支持李贤在这个时候闹腾吗?
如果支持,不是应该让李贤痛痛快快的做火药吗?就像王勃一样。
李贤没有心情去揣摩这些老大臣的弯弯绕,他只知道,想要把事情推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他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把声势搞得大大的,让李治下不来台,让他想高抬贵手,他都抬不起那只手来!
想搞阵仗,应该从哪里入手?
当然是从武将入手了!
文臣虽好,但是,他们终究是拿笔的,不是拿刀的,他们就算是齐刷刷的一排站在玄武门前,李治也感受不到一丝的压力。
同样的题材,请看上官仪的下场就知道了。
那么,武将……
李贤不自觉的,就把视线转向了陈沧陈海两兄弟。
现在,只有他们两个是李贤完全可以信任的,他们对李贤也是绝对效忠的。
两兄弟互看一眼,如实说道:“目前来看,皇城内似乎没有什么异动,只是,宫外的裴侍郎,非常忙碌。”
“据巡城的金吾卫们回禀,裴侍郎这几天一直在城里转悠,许多达官贵人的家宅都被他登门了。”
“以往,从没见过裴炎有这样的行动。”
“还有,前一段时间,他还曾经在家中设宴,款待了许多朝廷重臣,末将以为,这些行动很不寻常。”
“但是,裴侍郎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末将就弄不明白了。”
“他真的去联络朝廷重臣了?”
“确实,末将可以肯定。”
“因为巡城的兄弟们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他了。”
“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