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位面之子,秀儿(第2页)
明崇俨的一席话,把局势彻底转变,一开始,只是半信半疑的天皇李治,要快马加鞭的返回长安去核实情况。
到这一步为止,李贤的敌人还只有李治,没有其他人什么事,但是,后来,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现在看来,李贤最大的敌人俨然已经变成了武媚娘。
还有什么比这个结果更加令人欢欣鼓舞的吗?
这正是太子李治想要看到的场景啊!
那么,太子李贤现在又在忙着什么事呢?
是不是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一鸣惊人呢?
李治武媚娘可都已经收拾好东西,快马加鞭的往回赶了!
太子殿下,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然而,好运岂会如此轻松的就掉到李贤的头上?
做准备?
着火药?
没有的。
全部都没有的。
你的任务就只有点评,无休无止的点评。
当你稍稍想要溜走做着火药,就会发现,有很多大臣和小太监,有的时候,甚至是小宫女,站在不远处,手里正捧着书卷。
“太子殿下,微臣负责注释列女传已经有些时日了,现在已经写好了这些,请殿下御览。”这是一开始的黄门侍郎裴炎。
“裴侍郎,这本来就是临时交给你的差事,你自己做好就可以了,我还要去做着火药呢!”
李贤穿戴整齐就要往殿外走,事实证明,他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
他才刚刚推开殿门,就看到,殿外满满当当的,站着好几位大臣,什么张大安,薛元超,都来了!
张大安捧着帝纪一卷,首先上前:“老臣们接下了
太子殿下的差事,就必须要尽力做到最好,老臣已经完成了帝纪一卷,还请太子殿下御览,赐予点评。”
哦!
原来是正经事,那就不能不管了。
李贤瞟了一眼,居然是帝纪第一!
“光武帝刘秀,这可是个奇人!”
“张师傅,你可要认真的写,好好的写!”
张大安瞬间就受到了鼓励:“老臣谨记殿下教诲!”
“还请殿下御览!”
对了,他是要让我看看的。
这好像也没什么不应该的,毕竟,集注后汉书这个差事,也算是他李贤硬塞给他们的。
一点也不参与,确实也不太像样。
而且,这可是秀儿啊!
难道,你不想写上几笔吗?
李贤回到了殿内,几位老臣也跟着鱼贯而入,他在摊开的宣纸上,提笔写下了几个大字!
“位面之子!”
张大安凑过来看着,竟然是他完全看不懂含义的四个字!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字明明是全都认识的,就是拼在一起,含义一点都弄不清楚。
以博学著称的张大安,顿时懵了。
懵了的又何止是张大安一个,什么高智周、薛元超,全都看不懂这个四字的词语。
看到这些学富五车的人都被自己蒙住了,李贤顿时就乐了。
好啊!
这些老学究,他们也有今天!
李贤挺起腰杆,指着那四个字解释道:“这就是评价光武帝是运气无双,受到上苍眷顾的男子的意思。”
“明白了吧!”
“哦!竟还可以这样形容?”
“太子殿下说的真是太好了!”
“对,没错,光武帝的运气确实不是一般的好,有的时候,甚至连老天爷也要帮他!”
一时之间,关于光武帝刘秀的议论,纷纷传出,一群人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场面炒的火热。
李贤站在他们中间,也确实有了那么一点点号令群臣,和众儒士共赴盛事之感。
然后,着火药的事呢?
谁还能想到我?
我还是分散状态啊!
(硫磺、硝石、蜂蜜各自为政。)
人嘛,都是看眼色行事的,一看李贤的态度好,他们就全都冲上来了。
不就是点评吗?
谁手里还没有点材料了?
“太子殿下,这是老臣编纂的宦者列传,还请殿下点评!”这个叫做张文瓘的老臣,平常和李贤一点也不熟悉。
在东宫也属于极没有存在感的那种人,如今,他能主动找李贤说话,太子殿下还挺激动的。
“宦者列传?”
“有没有曹腾啊?”
“那可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大人物!”
“张侍中,汉末知名的大太监实在是太多了,关于他们的事迹,还多有考据不全面之处,你一定要运用毕生所学,一一订正。”
“太子放心,老臣一定竭尽所能!”
“好啊好啊!”
“你们的学识修养,我都是很信任的,也正是因为信任,所以才特意找了你们。”
“还请众位齐心协力,办好这件大事,也算是共襄盛举了!”
曹操:好个屁!
你要是敢写的太详细了,小心你死了,吾养你的妻子!
…………
老大臣们排成一排,挨个接受太子的鼓励,本来以为,只要点评几句,给他们一个交代,就可以成功脱身,然而,终究还是他想的太简单了。
这怎么可能呢?
你开了这个头,就要想到,很快,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大臣等着你的点评。
想跑?
门都没有!
就这样一连几天,只要李贤想要去制作着火药,很快他就会发现,身边多了一群大臣,将他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