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149章 告诉天后,狄公心里想着她呢!(第3页)

 郝处俊越说,血气就越是往上涌,到了最后是根本就抑制不住了,干脆跳起来了。

 也不管苏牙儿在他的身后紧紧追着,好话陪着,就甩开大袖,离开了崇仁坊。

 苏牙儿没能劝住郝处俊,心里也是不舒服,反身回来,坐在高智周身边就是唉唉叹气。

 “知周公,奴家无能,留不住郝侍中。”

 “这不怪你,这种结果,老夫也早就都料到了。”

 “郝处俊本来就性子火爆,这脾气一上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能跟我一道过来,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不过,这样看来,东宫共事的这段时间里,老夫的日子是不会好过了。”


 想到自己的前程,高智周只觉得,真的是一片黯淡。

 老头,你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需要这么拼吗?

 退出吧!

 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干什么要跳上天后的这条船,脏了自己的身子呢?

 解释?

 辩解?

 那都是没有用处的废物。

 现在大唐朝廷上的局势,不是一般的紧张,甚至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伴随着天皇李治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大臣们的眼睛都瞪得好像是乌眼鸡,就要看着哪个背叛族群的人敢去投奔天后。

 只要李治还在,不管武媚娘如何作妖,人们都还是有信心的,知道李治是可以压制她的。

 可一旦李治不在了,局势就会瞬间逆转。

 这些年,虽然武媚娘的手中根本就没有一点军权,大唐的将领根本就不会替她卖命。

 至于文臣,其实,除了个别佞幸,也没有几个是全心全意跟着天后走的。

 以前,天后的身边有李义府和许敬宗,这两位可以说是文臣当中的另类了。

 如果按部就班的好好做官,可能官职也不会小,可是,他们却投奔了天后。

 这两个人都已经是前尘往事,现在也都已经故去了,不需要再提。

 那个时候,李治也还年轻,很难说,李义府等人做过的坏事背后就没有李治的默许。

 既然是李治同意的,众臣就算心中不快也还是可以忍受。

 而现在,大唐朝廷也许在几年之间就会迎来一场巨变,眼前的这位天后娘娘,看起来就身体很健壮的样子,是无论如何也会走在李治的后头的。

 那么,到时候,大唐朝廷就要面临是听从武媚娘的指挥还是听从新任皇帝的指挥的问题。

 对于大唐的朝臣们来说,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这个朝廷已经习惯了天后的发号施令。

 这么多年以来,武媚娘依靠着李治的支持,是真的可以处理朝政的,而且,她在大唐朝廷上说话也是有人听从的。

 人们虽然内心里并不服气,但是,只要是天后发布的旨意,他们又往往很难拒绝。

 为什么大臣们并不服气武媚娘,却又会听从她的调遣?

 难道,大唐的大臣都是精分?

 不不!

 这其中当然是有那么一个连接的纽带的。

 不要忘记,天后之所以被称之为天后,那是因为在她的前面还有一位天皇。

 即便是武媚娘可以隔着珠帘发号施令,而大臣们也依然无法反抗,从根本上来说,大臣们也可以认为他们是在听从李治的指挥。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天后跋扈,能够处置她的,也就只有天皇,可天皇是怎么做的?

 他不但不做任何反应,甚至在大臣们对武媚娘表示出不满的时候还会拼命维护爱妻。

 简直是真情感动天与地。

 于是,大臣们就是恨得牙根痒痒,也对武媚娘这妖妇无可奈何。

 而当李治故去,即便是武媚娘还是故技重施,那么,朝堂之上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

 作为羽翼渐丰的儿子,若是李贤做了皇帝,他是绝对不会再走李治的老路,任由武媚娘摆布的。

 可是,她能够把自己的母亲如何吗?

 古代抢夺皇位,兄弟相残的事情倒是见过不少,不过,弑父弑母那就是惊动天地的恶行了!

 虽然李唐皇室的人也时常不讲究,可是,李贤也不至于是那么不讲究的人。

 那么,这些投奔武媚娘的大臣,最后要面对的,必定是他们要帮助武媚娘压制新皇帝。

 这就等于是公然在和正统伦理作对了!

 这个天下,还是姓李的吧!

 他们怎么可以帮着姓武的去打姓李的?

 很多大臣现在对这样心理偏向武媚娘的大臣严防死守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天后要和新皇帝决一死战的时候,这些内心里倾向于武媚娘的人,即便是他们不做什么具体的事,只是他们的默许就极有可能扼杀一位李唐的皇帝!

 大臣这个群体是绝对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事的!

 高智周年老持重,这样浅显的道理,他不会不明白,而且,在他决定这样做之前,他就已经把这些前因后果都想明白了。

 可是,现在,高智周注定要走上一条和众位老

友不同的道路了!

 那条路,注定是一条充满了荆棘,危机的道路。

 还极有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知周公他,真的准备好了吗?

 他,真的无怨无悔吗?

 每每到了这时,高智周就觉得,口中的酒都是苦涩的,即便是他知道,苏牙儿是绝对不会用口感不好的酒水来滥竽充数的。

 现在看来,想要求得同僚们的谅解,是不可能的了。

 而实际上,高智周这样的想法,本来就是太过异想天开。

 而郝处俊对他的提醒,才真的是从一位老朋友的角度出发,给予的发自肺腑的劝诫。

 天后……

 她是个恐怖的女人!

 她可不是一个你可以随便利用的女人!

 很快,他们就可以一道领略天后的凌厉攻势了!

 …………

 眼看着出发去洛阳的日期就要到了,而令人惊奇的是,原本对这一趟旅行极为热心的天后娘娘,不只是没有任何的张罗安排,甚至自从提出了建议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就好像是一切都等待着亲亲老公的安排似的。

 这一切显然都很不像样,这完全都不符合天后一贯的劳心劳力人设。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自从决定了要前往洛阳休养,天皇李治就积极筹备,从行进的路线再到到了洛阳,将要去参加的各项游艺活动,都在天皇的规划之中,至于长安朝廷上的事。

 那还需要担心什么?

 不是都丢给李贤了吗?

 我们大唐可不搞挂羊头卖狗肉的那一套,说是监国,那就是正经的监国,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太子一个人处理。

 天皇李治挥挥手,别找我,有任何大事都别找我。

 朕在努力的培养接班人,难道,你们都没有看出来吗?

 至于天后,她当然不会无所作为了。

 所谓监国,当然只是一个名号。

 因为李治把长安城的一切事宜都甩给了太子,那么就可以肯定,他对于所谓的后汉书集注工作也是满心满怀的气愤。

 李治赋予李贤监国的身份,可不只是给他权力,让他做名正言顺的太子的意思。

 他这是在泄愤,就是因为李贤得罪了他,他才故意躲开李贤的!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新任的太子,正所谓,王不见王。李治对太子李贤已经开始有了忌惮之心。甚至说,对于李治来讲,他的这份忌惮,从来都没有熄灭过。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被暂时搁置而已。

 而现在,李治到洛阳去,也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冷静冷静,排除各种干扰以后,再来重新看一看,太子到底是忠还是奸。

 而与此同时,天后武媚娘自然不会闲着。

 身为几十年配合默契的夫妻,此刻的天后对李治的想法自然是摸得透彻。

 他不就是想静待时机,看看情况变化吗?

 天后如此贴心,怎么可以任由这一段时间,长安城内风平浪静呢?

 没有变化,咱们也要创造出变化来,这才对。

 天后的人是走了,但是,天后的安排却是留下了。

 这一趟洛阳之旅,武媚娘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很快,大明宫紫宸殿内就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急匆匆的,甚至还含有一丝阴谋就要得逞的跃跃欲试之感。

 “微臣拜见天后!”

 “天后近来是越发的明艳照人了!”

 那个男人嘴巴抹蜜都已经成了熟练工,不管是见到哪一位贵女,他张开嘴就是一通吹。

 武媚娘缓缓的从塌上走下来,围绕着男子走了一圈。

 打量着男子的眼神,带着几分无奈,几分嘲讽。

 而男子因为太过激动,于是,即便是被天后盯着看,他那兴奋的神情也根本就收不住。

 “你啊你,就不能稍微收敛一点吗?”

 “我说过什么吗?”

 “瞧把你兴奋的这样子!”

 虽然是有些瞧不起,但是活脱脱的一个美男子,又笑的这么甜,天后自然也是不会排斥的。

 最后嘛,就是嗔怪了几句而已。

 能够在大唐皇宫有如此待遇的美男子,除了明崇俨,还有其他分号吗?

 没有!

 只要明崇俨还在,就绝对不会有其他人!


 “天后就不要取笑我了,我这可都是为了天后高兴才如此的。”

 武媚娘挑眉,若有所思的笑道:“哦?”

 “是吗?”

 “你又知道我要做什么了吗?”

 “那还能有什么不知道的,虽然具体的,微臣是说不清楚,但是,天后既然叫微臣过来,就必定是要有所吩咐。”

 “天后马上就要启程去洛阳了,这一路上,好山好水好风光,恐怕也用不着微臣在身边伺候了,微臣自请,留守长安,为天后分忧!”

 哈!

 哈哈哈!

 武媚娘大笑三声,差点把口水都喷出来了。

 “你这个小子,只有在这个时候,脑筋是最好使的!”

 “多谢天后谬赞,微臣也不过是尽心竭力替天后着想而已,自然可以做到,天后想什么,微臣也可以想到什么了!”

 武媚娘还没有夸他,明崇俨就自己吹起来了。

 虽然是吹牛吧,但是不得不说,此刻他的吹牛还确实是吹在了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