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贤儿,这个大唐可就交给你了!(第2页)
却也难怪。
现在的裴侍郎可不是一般人了。
他已经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是next level的人!
当然不能和你们这些庸俗的人谈论同样的话题!
虽然,明明,裴侍郎才是嘴巴最没有把门的,最喜欢议论别人是非的人之一。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的表现还确实不错。
围绕着刘仁轨的缺席,讨论声很快就沉寂了下去,众位大臣也不是那么没有眼力的人。
对于自己的任务,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于是,嘴嗨了一阵过后,很快,他们就把目光都收回到了太子李贤的身上。
看到他们猛地齐刷刷的停止了讨论,李贤还怪遗憾的。
说啊!
继续嗨啊!
怎么不说了?
还没听够呢!
就在刚刚,李贤也算是体会到了父亲李小九做皇帝的爽点。
所谓君臣,就是君是一个阵营,臣又是一个阵营。
不管这位君主有多么的信任宠爱这位大臣,终究,君臣还是有别的。
在大臣这个大群体之外,君主就是一个游离在外的局外人。
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成为一个美滋滋的看戏者。
就看着这些各怀鬼胎的大臣,在他的面前充分的表现自己的阴暗的心思。
这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的剧情,真是百看不厌。
不过,既然群臣都已经在等待着太子发话,李贤也只能把自己阴暗的爱好收一收。
轻咳了几声,进入了正题。
“诸位也都知道,我意欲集注后汉书,也是因为这部书确实很有研究的价值。范晔著书二十载,然而,因为所有的编纂工作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的,所以,最后还是未能完本,可以说,这是后汉书的一大遗憾。”
“但是,我想正是因为它没有完本,有这份遗憾,所以才让这部书在成书之后上百年来,依然争议不断。”
“不瞒诸位,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书。”
“闲来无事,便经常读一读。”
“与这部精妙华美的书一样,我对范晔这位作者也是极为感兴趣的。”
“所以,诸位等等着我来安排任务,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诸位都是饱学之士,是圣人和天后精挑细选的得力助手,相信,有你们相助,集注的工作一定可以顺利开展。”
“至于我本人,也就只有一个要求,在这部后汉书集注的开篇添加一篇作者范晔的传记,如何?”
这种时候,作为主持的裴炎,自然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站在大殿当中,拱手道:“微臣领命!”
“这一部传记,就由微臣主笔。”
裴炎说完,这件事就好像是定下来了似的,作为这一部后汉书集注的主持人,裴炎似乎对自己极有信心,甚至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了。
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想要谦虚一下的架势。
完全就是唯我独尊,好像这件事就该他来做似的。
他的这份厚脸皮,成功的收获了来自大唐第一笔杆子王勃的白眼一枚。
又一枚。
很多枚。
“既是如此,不知裴侍郎主持这项工作,有什么计划吗?”
“我们这些人可都等着裴侍郎差遣呢!”
别人还愿意去装一装表面的体面和谐,不想一开始就和裴炎公开撕逼,至少,具体工作还没有开始,有些事情,当然是能藏就要藏一藏的了。
可这是一般人的想法,年纪轻,脾气又傲的王勃才不会给裴炎这个脸面。
裴炎的话音才刚落下,他的暴轰就开启了。
裴炎一把年纪,自然也不是个好惹的。
王勃才把事端挑起,他就立刻还击。
“多谢子安关怀,老夫早就已经想好了计划。”
“还正巧和太子殿下的想法合上了。”
“微臣以为,作为一部史籍,后汉书与前代的很多史籍有诸多不同,而这不同的来源,或许正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哦?
裴炎还真的有新鲜的见解吗?
李贤倾身过来,开始认真了。
实际上,李贤把范晔单独提出来,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意图融入到他们的集注工作当中。
别忘了,范晔此人最后大翻车,就是因为他打算谋反刘宋文帝,至于他是不是做成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在于,他确实是有实际行动的。
相比莫名其妙的就被扣上了谋反罪名最后身死非命的陈郡谢灵运,范晔被文帝刘义隆搞死,并不冤枉。
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也有这样的实际行动。
那么,李贤作为后来人,只是选中了后汉书这部巨著进行集注,其实也不算太显眼。
毕竟,后汉书确实是自从成书以来,就被史家们认为是非常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的一部书。
同时也是一部有诸多缺憾的书,那么作为大唐帝国年富力强的太子,想要在文治上下点功夫,选中这部书,倒也没有说不过去。
不过,李贤现在却又说,要给他的作者范晔专门写传记,这就很难评了。
这不就是把范晔还给单独提出来,这不就是说明,李贤在推崇范晔的为人吗?
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而现在,裴炎竟然还站出来,声称和李贤想到了一起去,要一起努力的为范晔作传。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李贤甚至都可以想象得到,当帝后二人看到这部书,翻开第一个篇目,看到范晔两个大字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该有多么的异彩纷呈了。
而这个时候,裴炎也终于开始他的长篇大论了。
这可是独家大长篇,一定要记住收藏啊!
“微臣以为,范晔之所以在自己编撰的巨著当中,一改前人的表、志模式,并不是他单人成篇所以精力不足,所以才疏忽了,而实际上,微臣以为,范晔他就是故意这样编排的。”
“故意的?”
“这怎么可能?”
“充其量,不过是范晔想要创出一种新的体例,所以才故意不按照前人的方式来编纂的!”郝处俊一把年纪,他的思维都已经形成了某种定式,他认定的事情,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反驳。
更何况,在他的眼里,裴炎不过是个小字辈,他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高谈阔论?
“我也支持郝侍中。”王勃是不可避免的要和裴炎唱对台
戏的。
虽然大家都是来参加后汉书的集注工作的,但是每个人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来到此地就是来点一个名,并不准备参与具体的讨论。
还有的人,那是准备出来压轴的。
所以,在讨论没有出结果之前,他是不可能出来表态的。
面对同侪的质疑,早有准备的裴炎,这一次倒是发挥了一点点风度。只见他神色怡然的反驳道:“范晔此人,文采斐然,也有家学渊源,所以,他著述的后汉书,确实是堪称瑰宝。”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该忘记,范晔为人忌刻,并不是个心胸宽广之人。”
“后汉书的整个编纂过程,都是在刘宋文帝当政期间,在刘宋这个短命王朝当中,文帝刘义隆算得上是有能力又比较长命的,自从他被权臣拥立,就安安稳稳的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
“这在南北朝乱世之中,是比较少见的,那么,作为宋文帝重用的大臣之一,范晔却很不满足,自认为以自己的家世,才学,应该能够做仆射,执掌朝纲才对。”
“可是,宋文帝仍然没有满足范晔的希望,于是,范晔便在志表这些关乎朝代具体事宜的地方故意省略,也算是他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故意耍的心机。”
竟然……还可以这样解释吗?
裴炎刚刚说完,众臣就愣在当场,几乎是同一时间,太子李贤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虽是有那么一个瞬间的错愕,但是,那种疑惑很快就被李贤的新发现给掩盖了。
裴炎刚才的话,给李贤提了一个醒。
刘宋文帝,刘义隆!
是啊!这也是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人!
刘义隆是如何登上的帝位?
他可是被徐羡之、傅亮等朝廷重臣联手扶持上来的!
而在扶持刘义隆之前,这些大臣们又做了什么?
他们把刘宋战神刘裕的正经接班人,太子刘义符,后来也是正经的登上了皇位的年轻人给联合诛杀了!
对!
他们说,刘义符天天在皇城里舞刀弄枪,开赛船,开乞丐市场,总而言之,所行非法,他们宣称,刘义符脑子不正常,已经不堪做皇帝了,所以,不等他自己作死,他们几个大臣联合起来,就把刘义符做掉了!
是的!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不是皇帝自己作死,也不是后来掌握军政大权的,打算另外做皇帝的人执行的弑杀事件,而是几位企图掌控朝堂的权臣就把这件事给做了!
为了让自己喜欢的皇子做皇帝,为了可以扶持上来一个他们自认为可以被他们控制的傀儡,徐羡之、傅亮可是联手杀害了一位皇帝!
只是一位皇帝吗?
不!
还有和刘义符一样,以孔武有力著称的庐陵王刘义真,也被徐羡之专门派人杀害。
作为太子,李贤如此关注后汉书,关注这一段历史,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而这些大臣积极的参与后汉书的集注工作,他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又是什么?
“裴令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我认为也是有点道理的。”
“在史家当中,范晔也算得上是一朵奇葩了,众位若有兴致也可以一边注释后汉书,一边研究一下范晔的生平,相信会有很多收获。”
“臣等遵命。”
为了有效的制止裴炎的胡说八道,张大安及时站了出来,带领群臣唱诵。
却在这时,李贤又看到了一个人。
看到这个人的脸,就让他心中的诡计蹭蹭的往外冒。
拦都拦不住。
“子安,后汉书中,皇后纪是很重要的一篇,也算是范晔的创新,我就把这个篇章交给你。”
“让你来勘定,如何?”
“太子殿下,皇后纪内容也不是很多,微臣一个人就可以统领,不需要王勃参与了!”一听说王勃要把这最精彩的一章拿走,裴炎立刻就跳出来了。
别人还都没有表态,身为主持人的裴炎就已经给否定了。
王勃根本就没有搭理他,而是面向了太子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