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123章 请太子殿下赐酒(第3页)

 打开封装,一股浓郁的酒香就立刻扑鼻而来。

 吨吨吨。

 吨吨吨吨。

 酒液倾洒出来,竟然是泛着淡绿色光芒的样子。

 这就是大唐名酒之一,绿蚁。

 不要被吓到。

 虽然名叫绿蚁,但是这种酒很虫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酒液纯净还泛着迷人的绿色的光芒,才得名绿蚁。

 实际上,它和绿色的蚂蚁没有一点关系,不影响饮用。

 唐时的酒水因为制作方式的不同,所以几乎很难获得颜色纯白透明的酒液。

 因为这个时候没有高级的过滤无菌条件,所以,在酿造酒水的时候经常会混入各种杂质,酒液的颜色也就多种多样。

 有黄色的,红色的,甚至是琥珀色的,都是很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在唐朝,人人爱酒,人人饮酒。

 所谓当街沽酒说的就是这个了。

 很多现代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什么沽酒,那不就是卖酒吗?

 客人来了,我就按照他们的指示,一坛一坛的卖酒就是了,哪里有那么复杂?

 实际上,这才是把沽酒这个差事给想简单了。

 沽酒,那也是一项技术活!

 那是需要技巧的!

 一般来讲,当街卖酒基本上也会选用年轻漂亮的小娘子,众所周知,喝酒的还是男人多嘛。

 这也是一种促销手段,没什么好说的。

 当有客人来买酒,这位小娘子就会按照他的要求,找到盛放那一种酒液的酒坛。

 有人会说,之后呢?

 之后不就是很容易的了吗?

 就用大勺子盛酒就可以了嘛。

 还有比这个更容易的吗?

 呵呵!

 哪有这么简单。

 正确的操作流程是,先把酒坛打开,这之后,在酒坛的外面可以弄上一大团软布。


 诶,不要小看这一团软布,它可是有大用处的,它需要质地柔软,需要织法细密。

 这之后呢,我们就可以看到,卖酒的姑娘将酒液尧出,并且经过布团,她会用布团将酒液重新挤压。

 反复挤压很多次,这个时候从布团之中流出的酒水就是可以拿来卖的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二次加工,不是很不卫生吗?

 确实是不卫生,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古代酿酒行业,本来就没有什么卫生不卫生的区分,喝的就是一个不干不净,喝了没病。

 但既然没有什么要求,又为什么要专门去用软布团去挤出酒水呢?

 当然是为了过滤了!

 实际上,唐朝的酒虽然门类众多,但是,因为处理工艺的差距,这些酒,只要是粮食为主酿造的,多多少少都要有不少杂质。

 葡萄酿造的除外了。

 和粮食酒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

 虽然大家可以忍受不卫生,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还没有建立起卫生的观念。

 但是,杂质却是越少越好。可是,一般酒家出售的酒,本来质量就一般,杂质更是难以避免。

 尤其是存放的时间长了,杂质就会更加泛出,那怎么办?

 就要靠沽酒姑娘用力挤压,在卖出之前,小小的收拾一下,这样一来,酒液颜色清亮,卖相也就更好了。

 至于我们的绿蚁酒,自然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由于运用了更加高档的酒曲发酵工艺,所以杂质本来就很少。

 饮用起来也方便,几乎是从酒坛里倒出来,就可以直接饮用。

 所以说,李治武媚娘这样的帝王一对,对于大唐的官员们来讲,也算是非常好的顶头上司了。

 唐人好酒,可是,街面上可以买到的酒,很多都质量有限。

 想要买到质量好的酒,可以啊!

 没问题。

 得加钱啊!

 那加钱,可就不是加一点点了,那是要加很多钱的!

 在大唐,质量好,杂质少的酒,价格极其昂贵,寻常人家是难以消受的。

 可就算是有钱人,能够蹭宫廷的琼浆玉液,也算是占了巨大的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美貌小宫女们纷纷上前,捧着金盘,巧笑盼兮。

 在李贤的操作下,一盏接着一盏的酒液,被倾倒进了同样泛着金光的酒盏当中。

 那种颜色,泛着盈盈绿光,还真是挺诱人的。

 “多谢殿下!”

 驯兽师代表众人众马致谢,他领着宫女们走向了大殿的中央,这个时候,乐师们也纷纷做好了准备,吹拉弹唱又将开始。

 观众们纷纷就位,就等着新的精彩表演把宴会推向新的高潮!

 机会!

 来了!

 注意到这一点的,不止一个人,也绝对不只是一双眼睛!

 很多人都心动了。

 瞅准了这个机会!

 谁能抢到?

 当然是先到先得了!

 酒水准备好,接下来,驯兽师就走到了舞马的面前,他发出了指定的口令,接下来,那一匹被精心选中的舞马就走了出来。

 “圣……”

 “阿耶!”

 武媚娘还没说完,就被李素节强势插入,竟然把她的话硬生生的给截了回去!

 多么神奇!

 多么奇幻!

 李素节,他竟然成功了!

 把武媚娘的话打断,那在大唐朝廷,这可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