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敬酒不知,偏要吃罚酒
“所以,圣人就想用我来吓唬他们?”作为天皇李治的好儿子,太子李贤终于顿悟了!
郝处俊连连点头,欣慰道:“殿下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殿下这一次在甘、肃两州表现神勇,不只是大唐臣民有目共睹,就连那些边远地区的人也是服气的很,特别佩服殿下。”
“他们听说了殿下的战绩,都担心殿下会带兵讨平他们。”
讨平?
怎么可能!
这位郝侍中,想的也未免太多了。
李贤很不屑,不知道是该责怪郝处俊想法太多,还是惊叹那些异邦人士,竟然有那么奇怪的想法。
古代征战,那是相当耗费钱财的。
每次兴起大兵,都要耗费几年的国帑,那可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要拿出钱,拿出粮食的。
可粮食也好,钱财也好,在古代这种交通便利程度有限,又不能搞进口的时代,粮食也好,钱财也好,就算是再大,再强盛的国家都是有限的。
要打一场仗,也是需要准备好几年的。
怎么可能说打就打,你以为是乡村械斗吗?
“好!”
“我明白了!”
“郝侍中,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太好了!”
“殿下真是靠得住!”
郝处俊露出了星星眼,而李贤呢,也摩拳擦掌状,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不管是为了大唐,还是为了自己,李贤都要积极做事啊!
这一波,稳赚不赔!
若是李贤可以震慑住嚣张的龟兹使者,那么,他这位大唐太子也不算白当,总算是为大唐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嘛,他现在毕竟还是一个热衷作死的太子,那么,苛待龟兹使团,这不是一个很容易惹起众怒的事情吗?
李治这个人,李贤还是很了解的,甚至比郝处俊这样在李治眼前晃了十几二十年的大臣还要了解的多。
李治很爱面子。
就算是心中对这些使团不满,可是,表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他又不像李世民,敢于恩威并施,并且,有军功在身。
这些大唐周边区域的人,大多都听说过天可汗以前戎马生涯时候的辉煌战绩。
不必李世民如何表示,他们就从内心惧怕他。
可是,李治很显然是没有这样的战功的,大唐的将军厉害可不等于大唐的皇帝就厉害。
所以,这些人很多对李治都是面服心不服的,尤其是,李治的面色又总是很不好,见过他的人,基本上没有人会认为,他会是个干脆果决的皇帝。
所以,这不就渐渐的欺负上来了吗?
但是呢,李治又是那种性格,就是你怠慢我,我虽然生气,但表面还是要保持一副和谐的样子。
粉饰太平。
正是他的这种性格,让心狠手辣的武媚娘屡屡得手,他最后也没有什么惩治措施。
他怎么可能对武媚娘动手呢?
就在最近一段日子,李贤才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李治,他不行动的原因,其实正在于他自己!
作为理想当中,英明神武的一位皇帝,李治对自己评价很高,期待也很高,他怎么可能承认自己选错了妻子呢?
更何况,当初选择武媚娘,本来就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几乎是满朝文武的反对才成功的。
后来,武媚娘确实帮他做了许多事,替他扛了不少的雷,就算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他也不可能承认武媚娘做过的那些恶事。
换到应对龟兹使团的态度也是一样,李治宽柔的表象并不支持他对放肆的龟兹使团予以惩戒。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下不了手,这才把他认为很凶狠的李贤给拉出来。
可是,如果,李贤在众人的面前给龟兹使团的成员难堪,想想看,那对李治的面子该是多大的一个伤害?
一旦伤了李治的面子,那下场可是相当惨烈的!
李治必定会对李贤进行正义制裁!
那么,李贤就可以说是把双线都给打通了!
一方面是得罪了武媚娘,李贤坚信,在为李素节恢复爵位事件中,武媚娘对他的仇恨不会有半点减轻。
以武媚娘的性情,她只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将李贤一击击倒的机会。
这是最佳的路径,只要可以勾引武媚娘动手,李贤就可以被一波送回现
代,再也不必费心费力的去研究大唐的这些事了。
人人都有历史责任感,可有的时候,当历史责任感和个人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李贤也并不认为选择个人利益有什么大错。
毕竟,这里的选择并不涉及背叛,也并没有和什么卖国祸国相关。
另一方面,李贤也并没有放弃对李治的激怒,走曲线救国的方式。
就在李贤盘算着如何才能更快的达成目标的时候,龟兹使团终于来到了朱雀门前!
来了!
终于来了!
可以做好准备了!
李贤打算等到团长他们到来的时候,就举起马鞭,高喊一句:i am the king of the tang!
听起来是不是又威又猛,潇洒极了,还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看不到他的一个好脸!
李治拉不下脸来做的事,他这个太子可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郝侍中,一会跟我配合一下!”
配合?
配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