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要不就努努力,当皇帝?(第3页)
充分显示出,李贤旺盛的生命力,身体素质好得很!
这样旺盛的生育能力,似乎也成为了李贤继续坐稳太子之位的一个重大的筹码。
想想看,你要做太子,总也要有继承人吧,像李弘那样的,就算是做了十几年太子,那又如何?
还不是天天病恹恹的,任谁看了,似乎都会明白,这个孩子是长不了的。
如果李贤还没当太子,一切都还好说,可现在,李贤当了太子,那么,这些儿子不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第三代了吗?
这……
太子人丁兴旺,这无疑是让天后恨得牙根痒痒的一件事,为什么?
为什么就会是他?
若是弘儿,或许还好办些!
可惜啊,李弘之所以能被武媚娘如此喜爱,第一当然是因为她是武媚娘第一个孩子,也是让她能够成功稳住后宫地位的敲门砖。
第二嘛,自然是李弘从小就性情柔弱了。
这才让武媚娘看到了一丝丝希望,将来若是李弘真的能够担当大任,或许她这个做太后的,依然可以故技重施。
李弘又孝顺,必定不会拼死抗争。
然而,天不遂人愿才是人生的主要形式,就连一路过关斩将的武媚娘也难以逃离这个定律。
李弘就真的是撑不住,李治的身体就已经算是孱弱的了,然而,李弘连李治都熬不过去。
以至于形势急转直下,在李弘没有后代的前提下,武媚娘只能捏着鼻子,眼看着性情桀骜不驯的次子李贤登上了太子之位。
有了皇太子,就会有皇太孙,私下里,李治不止一次的向武媚娘透露过这个意愿。
帝国的后代嘛,当然是多多益善更好,而且,要把主次都分明了,确定日后的继位顺序,那就更稳妥了。
或许也是受到了玄武门事件和李承乾事件的影响,李治似乎对继承人的选择也是充满了忧虑。
恨不得全都由自己一手安排妥当。
现在,这大唐帝国当中,唯一有资格册立皇太孙的人,也就只有李贤!
他既是皇太子,又有儿子。
啧啧……
眼看着形势就要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大踏步的前进,武媚娘也是心虚的很。
太子妃啊太子妃,你可一定要坚持住啊!
什么?
这件事和太子妃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啦,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册立皇太孙,还不是因为太子妃一直无所出吗?
这要是生儿子的是太子妃,你再看看李治的反应。
保准一高兴,就把皇太孙给落实了!
…………
以李贤回城为分界线,经过了一场大型聚会之后,不同的人,不同的阵营也渐渐开始显露出他们的意图。
你与我之间,我与他之间,完全可以自由组合开小会。
经过了一次宴会,很多事情也可以看的更清楚了。
在大唐朝廷,所谓的支持太子的大臣也算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广义上来说,大家都是支持李唐子孙,以反武为第一要务的。
但是,论及具体,虽然都是李治的儿子,但大家支持的人,各自也有些不同。
或者说是面对都是李治的儿子,大家的优先级会有不同。
没过多久,诸位李唐的忠臣就再度聚集到了一起。
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的聚会,范围更小,人员更加精简,一些平日里表现并不积极的人,
根本就没人通知他们。
来了也不顶用,何必还要劳烦一趟呢?
“总而言之,我是坚定的太子一派,太子的事,就是我的事,谁要是对太子不利,我就跟谁没完!”
结果聚会刚一开始,有些人的屁股还没落定呢,王勃便首开爆论。
众人皆是一惊,果然是太子看重的人,果然是三十岁就能当上太子宾客的人!
就是豪气!
怪不得能得到太子如此青睐,如此重用,王勃果然是没有辜负太子的期待。
王勃已经把自己的立场亮出来了,他之所以这样豪横,也是因为,他早就知悉了今天聚会的主题。
太子,鄱阳王,到底救谁?
这就是今天的议题。
“那其他人呢?”
刘仁轨凌厉的视线,从众人的脸上扫过,虽然他的视力已经不比从前,但没有人可以在他的面前隐藏真实的想法。
你根本就逃不过他的审视!
“我就不说了,当然是支持太子的,现在,太子和鄱阳王竟然有水火不容的迹象,这是我们以前都未曾料到的。”
“我是太子的老师,必然不会支持其他人。”
张大安也坦然地站到了太子一边,王勃见他表态很坚决,立刻就投去了赞赏的眼神。
可以啊,老头子!
这一次终于是干脆利落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算是突破了自己。
至于其他人嘛,情况可就要复杂的多了。
比如一向叫的声音很高的吏部尚书李敬玄。
原本以他的个性,是不会让张大安这样磨磨蹭蹭的人占据先机的,虽然是抢不过王勃吧。
但也不能让张大安抢在前面啊!
要知道,他以前对朝廷上的各种事务可是相当积极的!
可现在为什么不积极了呢?
还不是因为太子宾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