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104章 狄郎中,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第2页)

 那什么算恐吓?

 狄仁杰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明崇俨的威胁之意已经是昭然若揭,但他也丝毫没有畏惧。

 “既是如此,我也就一定要说明白了,还望明文学能够一五一十的向天后禀明。”

 明崇俨轻轻颔首,狄仁杰便把思绪拉回到不久之前的肃州战场。

 老实说,当时的那场大战,他也并没有经历,况且,他这一路上总是追着李贤的的屁股后面跑。

 等他终于追上了,人家也打完了。

 什么都没赶上热乎的。

 “明文学,太子之所以对肃州大战语焉不详,确实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一场仗,我们确实是成功的夺回了甘、肃两州,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我们打下来的。”

 “什么?”

 “不是打下来的?”

 “那是?”

 有鬼吧!

 果然是有鬼吧!

 明崇俨瞬间就激动了,他挖到了大新闻了!

 这一回回宫就不担心向天后难交差了!

 这个狄仁杰,可以啊!

 原来,他还真是天后的人!

 “打到了一半,吐蕃就自己退军了,也是我军战术运用得当,太子殿下用声东击西之法,成功的把肃州大将逢甲给调出了肃州城,而后又派偏军将逢甲的军队堵截在半路上,而此时,肃州城内,守军空虚,守将又无经验,毫无斗志,所以,在正式破城之前,守将多莫罗就开城投降了。”

 “竟然是这样?”

 “竟然是吐蕃人自己投降的?”

 “居然就这么简单?”

 明崇俨有些不可置信,如果真是这样,那李贤只需要说实话就可以了,敌人直接投降,这在战报当中有什么忌讳?

 有什么不能提及的?

 还要故意隐瞒?

 

 “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肃州虽然是这样拿下来的,但是,殿下万没想到,肃州旁边的甘州城,因为听到肃州城已经被唐军攻破,竟然发生了内乱。”

 “原本只依靠甘州当地的百姓,当然是无法和吐蕃守军相抗衡,但是,肃州附近的乌云堡竟然也派出兵马参加了战斗。”

 “这是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于是,肃州既下,甘州竟然也跟着被攻打了下来。”

 “两座重镇全都被唐军收复,因为过程实在是过于离奇,过于顺畅,一时之间,太子难以在战报当中表示清楚,于是就只能先报大捷,具体的情况,没有讲明。”

 “既是如此,殿下完全没有隐瞒的必要啊,能够不费多少人马就取得了两座城池,还是大唐丢失已久的,不论是用什么方法打赢了战争,最后,还是获胜了,还是占据了城池,这不一样是值得称赞的大好事吗?”

 明崇俨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就说明,他一点都不懂武将的心。没有天资啊!

 “明文学此言差矣,对于带兵的将军来说,所谓打胜仗,自然是歼敌无数,俘获牛马多少,这样才算是立了功,但是,这样半途而废,对于太子来说,心气上多有不顺。”

 “要知道,殿下在鄯州可是获得了惊天大胜的,到了肃州,自然也是想要把吐蕃军队彻底打垮,结果现在却阴错阳差的被乌云堡中的堡民收复了甘州,虽然是在唐军的协作之下完成的,但是,太子犹嫌不足,所以才不好意思在战报中写明。”

 “明文学,我敢保证,肃州甘州都已经被我军收复,战役也全都是太子殿下带领着将士打的。”

 “若是天后问起来,你就如实回答便可。”

 “我想,过不了多久,太子殿下就会找机会自己进宫向天皇天后解释清楚的。”

 “只是他最近太忙了。”

 明崇俨抚了抚胡须,却被狄仁杰这句话逗笑了。

 这一点,他倒也可以确定。

 太子忙啊,他最近实在是太忙了。

 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和阿耶阿娘闲话家常,甚至连敌人李素节都抛到了一边。

 “这个我了解了,不过……”

 这些小白脸,说起话来就是这样的,明明可以一口气说完,他还偏要说一半,留一半。

 主打一个起承转合。

 幸好明崇俨遇上的是狄仁杰这样好脾气,又理智的人物,若是换个人,比如裴炎那样的,恐怕都受不了他。

 裴舍人:失望至极恢复中,勿q。

 “狄郎中,你我以后要多加配合才是,天后辅佐天皇多年,功劳是有目共睹的,能力也是大臣们都看得见的。”

 “我们作为天后看重的大臣,既然受到了天后的倚仗,自然也不能辜负天后的期望啊!”

 “必须要百倍报答之。”

 “狄郎中,你我合作,这也是天后的意思,天后说了,主要还是让我来配合你。”

 “天后特别的青睐你,说你是大唐难得的心胸开阔,眼界超凡的有用之臣。”

 天后武媚娘: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么肉麻的话了?

 明崇俨侃侃而谈,狄仁杰呢?

 倒也不反驳,他也清楚能够劳烦明崇俨亲自走这一趟,必然是有十分要紧的事。

 否则,以明崇俨的身价,他根本犯不着走这一趟。

 看来,天后是打算把事情都挑明了!

 对武媚娘的心思,狄仁杰也清楚的很,但是,他选择虚与委蛇的方式来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