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98章 君慈臣孝(第3页)

 “殿下!”

 “今天可
 

是我们的好日子,你怎能如此懈怠?”

 “只有太子殿下早点进城,士兵们才能受到百姓们的拥戴,才能接受他们的欢呼,这可是战士们期盼已久的事情!”

 “这样,他们也可以早点回家啊!”

 大唐是府兵制,除了规定数量的府兵,很多临时征召的士兵,总是在打完了这一仗之后就原地解散。

 朝廷不会再负责供养他们,但他们在战场上获得的功勋,也会受到相应的嘉奖。

 而跟随李治一路赶回长安的这些士兵,大多数家也在雍州境内,就等着跟着太子殿下在城中检阅一番,他们便各自解散回家。

 经历了九死一生,现在这些侥幸返回长安的士兵,可以说是归心似箭了!

 而李贤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在耽误他们。

 “裴令,你要是着急回家,我可以先放你走,没问题的,我无所谓。”“到时候呢,天后若是问起来,我会帮你打掩护的,你放心吧!”

 放心?

 放心个鬼!

 李贤若是不加这后一句话,裴炎的小心思还能活动活动,加了,就没有商谈的余地了。

 这就是不想让他提前溜走啊!

 “别了吧!”

 “殿下还是不要在天后面前提起我了,我会老老实实的听从殿下的调遣的!”

 “殿下想什么时候进城,就什么时候进城,那些大臣就让他们等着好了!”

 想到那些在日头下苦苦等待,连个遮阳的帐篷都混不上的大臣,裴舍人突然觉得,自己还挺幸福的。

 若说造成这样僵持局面的元凶,自然就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天皇李治!

 他自己都不打算出宫迎接,那你就什么也别管了,只管让大军自己进城不就是了。

 乐的当甩手掌柜。

 可李治注定不是一个内心平静的人。

 他是一定要搞事的。

 即便自己不在场,也不能停止搞事。

 他一早就给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挨家挨户送了消息,让他们赶早都出来准备迎接出征凯旋的大军。

 大臣们就不说了,他们一直都在等着李贤的消息,现在,李治亲自张口,他们岂能不早早的出门来?

 以至于从一开始,气氛就已经烘托起来了,达官贵人们倾巢出动,在长安城这样人口众多,居住稠密的大都城,这么大的一个消息,想要瞒得住,当然是不可能的。

 很快,朱雀大街上就人挤着人了。

 天皇李治的目的,再一次达到了。

 哎!

 朕果然是宝刀不老啊!

 别误会,打从一开始,天皇就从没打算不出宫迎接。

 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以少了他出风头呢?

 可是,身为大唐帝国的主宰,每到这样的关键时刻,他总是抑制不住自己要大出风头的念头。

 既然要出风头,那就需要把观众搞的多多的,让人们都来围观他大唐皇帝李治的卓越风采!

 还有他那辉煌的战绩!

 太子李贤:李小九,你有什么战绩?

 天皇李治:你我乃父子,你的就是我的,有何问题?

 “圣人出来了吗?”

 “殿下,时辰已经不早了,圣人和天后恐怕是不会出来了,殿下本来也不是追求排场的人,不妨就进城吧!”

 你问裴炎要不要进城,裴炎当然是说要进城。

 他可一直都等着呢!

 这一路大战打下来,如今的裴舍人早就已经性情大变,不再是以往的自己。

 虽然表面上还是嘻嘻哈哈,但是,他的内心早就已经被惶恐占据。

 他战战兢兢
 

,只要一刻不能返回到家里,躺在家里那张舒服的床榻上,这条命就还是悬着的!

 就不安稳!

 可恨这李贤,不知道为什么,一心要和他作对似的,明明城门就在眼前了。

 甚至,从这边都可以听到那一边欢腾的说笑声,来了那么多人,每一个都在期待着他早点出现。

 难道,这个排场还不够吗?

 “太子殿下是在等待天皇天后驾临吗?”你看,同样一个问题,从狄仁杰的嘴里说出来,那种感觉就是舒坦的很。

 究其原因,还是人有问题。

 谁让人家狄仁杰是一心为公,而裴令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小九九呢?

 “这是自然,你看着吧,圣人一定会来的!”

 “微臣也深以为然。”

 李贤没想到,狄仁杰竟然会同意他的观点,立刻便露出了欣赏的眼神:“没想到,狄卿竟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狄仁杰捋了捋胡须,欣然一笑:“虽然微臣也是同样的看法,但却不知,殿下为何一定要等圣人赶到才进城?”

 “我们明明也可以先进城,再等候圣人赶到嘛。”

 狄仁杰为人一向是折中路线为重,虽然他个人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但在对人和对事上,却从来都奉行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原则。

 他已经猜想到,李贤这样做,一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但是,他也考虑到战士们思乡心切,急于进城的心情。

 所以才出面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