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84章 救命恩人,从天而降!(第2页)

 从外部增援而来的士兵想要进城,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现在,好像一切困难都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了。

 完全消失不见。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战场上僵持的局面?

 难道是来自某东方的神秘力量?

 当然没错了。

 东方,就是东方。

 那长安城不是正在河州的东面吗?

 大军是太子从长安带来的,还不是东方的神秘力量?

 虽然现在我们是从西边赶过来的,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样紧张万分的时候,眼看着河州城就要毁于吐蕃之手,而主将李多祚也将以身殉国。

 千钧一发之际,人人都认为,已经没有希望了。

 他们的坚持已经到了极限了。

 只要吐蕃再进一步,他们就要彻底崩塌了。

 然而,就在这样焦灼的时刻,太子李贤,带着上万兵马,突然从天而降!

 仿若天神一般!

 拯救了唐军,拯救了河州城,拯救了大将军李多祚!

 原本指望着弄死李多祚就可以占据战场主动,把唐军一举击溃的吐蕃人,万万没想到,最后,崩塌的居然会是自己。

 赞婆被李贤一箭挑落,吐蕃士兵瞬间就土崩瓦解,不瓦解也不行了。

 这倒不仅仅是因为群龙无首,这场仗就打不下去了,真实的原因还在于,李贤以及他背后的大军全都到了。

 在上万人的援军面前,已经在河州城外坚持了快一个月的吐蕃人,哪里还坚持的住?

 

 更何况是饿着肚子?

 “太子殿下,肃州的情况怎么样?”

 “应该是打下来了吧!”

 几人才刚刚落座,李贤便听到了李多祚的话,不禁感叹,不愧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啊。

 自己都已经这样了,居然还在关心肃州的情况。

 遂笑道:“这个你放心,若是没有打下来,我也不能及时赶过来。”

 提到肃州之事,李贤似乎是有意隐瞒,而在他身边跟随的契苾何力,也是一副不愿意开口的样子。

 李多祚一向是个爽快人,也会看眼色,还没等他转换话题,李贤自己就代劳了。

 “李将军,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们了,河州的情况,我一直都知情,可是为了大局着想,当初在鄯州打了一仗之后,我只能先把河州放下,转而去进攻肃州,这些日子,让你们苦苦支撑,这是我作为太子的失职。”

 “还望李将军能够理解。”

 这……

 居然就是大唐太子!

 一直坐在李多祚旁边的亲弟弟李多佑,惊奇的看着李贤,听着他的一字一句,心中满满的都是不可置信。

 原本以为,大唐太子那么有能力,又年纪轻轻就做了太子,必然是眼高于顶,很有架子的。

 却没想到,这样平易近人,这样谦和。

 他甚至在和李多祚道歉!

 很真诚的!

 太子这样解释,李多祚当然是难以承受的,连忙应道:“这些都是末将的本分,这座城,交给末将,已经是大唐对末将的信任,末将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有怨言?”

 “更何况,现在是殿下救了末将的性命,末将对殿下,只有感谢,肝脑涂地亦不足惜!”

 “以后,有任何的差事,不管大的小的,容易的还是困难的,都还请殿下尽情差遣,末将万死不辞!”

 又是一位可造之材啊!

 听着李多祚的话,李贤就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李多祚的忠心,不需要怀疑。

 历史上的他,对大唐的忠心,比现在还要更甚呢!

 而他的这一张巧嘴,也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李将军,不必如此殷切,你的能力和忠心,圣人也好,朝廷也好都是看得到的。”

 “要不是信任你,也不会把河州这样重要的地方交给你,现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盘踞在河湟四州范围内的残余吐蕃势力,全都扫平,我们要把河湟四州的地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让吐蕃不敢再窥视!”

 李贤虽然对待下属温文尔雅,但是一旦提到军事上的事,又端的是一副义气干云的模样,李氏兄弟全都被他带动,连连点头。

 “殿下若是看得起末将,这件事就交给末将来办,末将在河州驻守已经一年有余,对此处的地形地貌,敌军囤聚的堡垒十分清楚,保证完成任务!”

 见李多祚主动请缨,李贤便满意的笑了:“李将军,我正有此意。”

 “你两兄弟都是我大唐的忠臣良将,我呢,出征也有些日子了,大的战役都已经打完了,现在肃州已经在我军实际掌控之下,不过,守军还是有些少,幸而城内的吐蕃将士都已经被我军扫荡干净,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再生事端。”

 “你呢,就在这四州之内专注清理吐蕃残余,我手下的士兵,再拨出一半给你,可以给你增强兵力。”

 “剩下的人,我要带回长安去,现在,肃州虽下,可甘州还在吐蕃的掌控之中,若想拿下来,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充沛的体力,这些我手下的这些兵已经不能胜任了。”

 “依我看,不出三个月,圣人就会派兵平定甘州,不过,那时候,我是不会再带
 

兵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