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81章 中计了!(第2页)

 早就已经知悉了吐蕃守军作战要领的太子李贤,会对目前的情况毫无准备吗?

 当然不可能了!

 当吐蕃士兵抽刀向前的时候,唐军的士兵也在急速靠近之中。

 他们不只是急速靠近,他们还反应更快!

 噗!

 噗噗!

 那是长刀戳进肚子里的声音!

 那是生命在流逝的声音!

 …………

 “好啊!”

 “太好了!”

 “看来,我的战术很成功嘛!”

 唐军的临时驻地设置在一片高地上,远远就可以望见肃州城的战况,虽然不甚清晰,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传信兵把消息送过来。

 为的就是要让太子殿下及时的了解前方战况。

 听到消息,李贤拍手称赞,不只是为唐军兄弟们叫好,也在为自己的计划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而自豪。

 一人吸引火力,一人负责在后方防御,这就是李贤为唐军打这一仗所设置的特别战术。

 当初,在应对这种残酷的冷兵器作战的时候,李贤就曾经想过,如何才能用更少的人员伤亡获得更大的胜利。

 而这,就是他研究出来的成果。

 一个呢,在鄯州战场上已经使用过一次,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就是广泛的使用火攻。

 火攻呢,当然是有那么一点不人道了,但是,为了尽快获胜,减少自己这一方的损失,这是最好的办法。

 要是我们手里有飞机大炮,我们还用这种传统的玩意做什么?

 这还不都是没办法吗?

 没办法,真的是没办法。

 可以使用的兵器,实在是太原始了,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只能在现有的手段当中进行有限的改良。

 可是,火攻在鄯州城是挺好使的,在肃州城就
 

不能占据有利地位了。

 鄯州是守城之战,战士们占据着城楼的巨大制高点,从上往下俯冲射箭,命中率会高很多,给敌军造成的伤亡也会更大。

 可到了这肃州城,情况完全是反过来了。

 不论以前如何,现在的肃州城就是掌握在吐蕃士兵手里的,这个你是无法否认的。

 那么,攻击的制高点就是被他们把持的。

 火攻不但不好使,而敌军又具有一点也不怕死的冲锋小队,专门向唐军的战马下手。

 这就更加歹毒,更加危险了!

 那怎么办?

 仗还是要打,不只是要打,还要打赢,这其中的难度可就大多了!

 但是,李贤不会就此畏惧。

 人都是急中生智,太子也是一样。

 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免不了去想更加能够釜底抽薪的办法。

 比方说,一人搭配一人,一位骑兵搭配一位步兵,联合狙击。

 这种战术极度依赖步兵战士们极高的战斗素养,也是针对肃州城内的吐蕃士兵的战术而来的。

 一般来讲就是当一位骑兵不幸落地,在他附近的步兵也迅速发现,并且来到预订的位置。

 因为一旦骑兵倒地,吐蕃士兵关注的焦点,首要的肯定都是骑兵。

 对于任何军队来说,杀掉一个骑兵的价值都要远远的高于杀掉一个步兵。

 这种理论搬到现代战场上来也是一样通用。

 就好像是,杀掉一个飞行员,总比杀掉一个普通步兵要更加有价值,对敌军的伤害也更大。

 因为骑兵和飞行员都是技术兵种,都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技术的。

 那么,他们在一支队伍当中的数量必然是少的,杀掉一个就算一个,伤害绝对是实打实的。

 而就在吐蕃士兵的关注点都在骑兵身上的时候,埋伏在周围的唐军就要迅速出击。

 结果掉这些吐蕃士兵的小命!

 如果时间允许,李贤可以把这一套兵法运用的更加纯熟,同时还可以让士兵们的配合更加默契。

 但现在,时间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那么,也只能这样粗糙着来了!

 先看一看效果!

 这也是李贤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了,他也不是那种昏头昏脑的速胜派。

 他很清楚,鄯州大战可以大获全胜,那是因为那本就是一场防御战,而现在,想要啃下肃州这块硬骨头,只靠一场大战,那是没可能的。

 不必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看来,这个多莫罗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嘛。”

 这一次,大唐太子李贤终于肯乖乖的坐在军帐里听取军报了,对于他的这些护卫来说,这不啻于是一大喜讯。

 而原本对自己的性命忧心忡忡的打听起居舍人,首席倒霉蛋裴炎,现在也可以放下心来。

 因为,作为李贤的从官,他可以堂堂正正的陪着李贤一起坐在军帐里了!

 谁还能动他?

 谁还能要了他的命?

 没有人!

 妥了!

 “殿下,微臣还是有一事不明,那肃州守将逢甲到底到哪里去了?”

 “如果说之前,他不清楚唐骏的具体动向,没有做准备,这倒是可以说得通,但现在,他必然已经收到了纳洛送给他的消息,可他又为什么没有动作?”

 “他该不会是真的一点都不怕唐军吧!”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裴舍人就觉得浑身汗毛倒立,总觉得死期将近似的。

 看到这个人,李贤有时也很无奈,他就这么怕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