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75章 小陀螺又转回去了(第2页)

 完全都是因为他这个人,本来就是个反复其实的。

 自从他号称归顺李贤以来,虽然李贤并不信任他,但是表面上却对他也不错。

 并无任何苛待,看他却一直在观望,在骑驴找马,如果可以,他还是想要返回吐蕃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可问题就在于,既然你生是吐蕃的人,死是吐蕃的鬼,又为什么会投降唐军呢?

 当初,在肃州外的辎重存放点,李贤都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埋伏,就等着他出击,一较高下。

 结果呢?

 他干的事个啥事?

 直接投降了!

 让太子殿下那已经抽出来的刀却只能收回去,无语至极!

 而现在,眼看着就要去碰一碰强敌,纳洛却又缩了。

 不得不说,临阵退缩,这才是纳洛的一贯行事风格,不管是在鄯州城下,还是在这肃州城下,说白了,他就是怕流血,怕牺牲,才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来不费一兵一卒投降之。

 有些人要问,那为什么在鄯州城下,他不敢打,到了肃州城他又突然敢了?

 难道,他现在去投奔逢甲,逢甲不会让他冲锋吗?

 会让他在肃州城里养老?

 呵呵!

 开什么玩笑?

 乖乖的拿起长枪,上战场吧!

 可既是如此,对这样的情况如此清楚的纳洛,为什么还要改变心意?

 难道,真的是要为吐蕃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不不。

 这怎么可能呢?

 纳洛若是那样有情有义的人,他就不会在鄯州城外遗弃那些铜箔的伤兵了!

 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千万不要高估纳洛这个人的人性,他就是个没人性的货,他这样做,不过是因为肃州城里的士兵更加勇猛,兵力也更强,他掐指一算,可以保住性命而已。

 反正,就算是去冲击,死的也是小兵们,而
 

不是他自己,只要可以自己保命就足够了。

 现在的情况和鄯州城时完全不同,那个时候,带兵的赞多布是个傻叉,还未开始大战就败下阵来。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纳洛当然要收拾残兵赶紧跑路了。

 而现在,肃州城可不是鄯州城,这里的兵力,绝对是吐蕃占优势,更何况,吐蕃是守,大唐是攻,守军这边只要是方法得当,自然消耗要比进攻一方少得多。

 纳洛如果可以投诚成功,必定可以保住性命!

 这世上的事情,哪里都会按照纳洛的想法来发展呢?

 他怎么会有这么幸运?

 幸运当然是没有的,实力确实是有一点的。

 纳洛可以这样左右横跳,还不是仗着他手下的两千兵马?

 就这些兵马,不管是放到哪一方的势力那里,都可以算是很大的一块肥肉了。

 只要轻轻一个点头就可以把这两千兵马收入囊中,谁会不答应?

 而且是完完整整,几乎没有折损的两千兵马!

 你看,那大唐太子如此骄横,不是也照样拿纳洛没办法吗?

 你以为,纳洛会认为大唐太子是真心喜欢他,所以才留着他的吗?

 怎么可能!

 像是纳洛这样反复横跳的人,早就已经对人与人之间的信赖非常怀疑了。

 他们不只怀疑收留他们的人,同样的,对他差的人他一向痛恨,对他好的人呢,他也不会认为别人是真心的。

 主要是以己度人嘛。

 他对别人的心态都是如此,自然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对待自己也是一样的。

 所以,现在纳洛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到时机成熟,就要带着兵马奔进那肃州城!

 都是自己人,还能不接收吗?

 虽然咱的名声是太差了些哈。

 在跑路这个方面,纳洛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自从下定了决心,他就开始缓慢布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纳洛就从李贤的身边消失了,向后,再向后,再向后,慢慢的就和自己的队伍又接上了头。

 在这之前,纳洛和自己手下的吐蕃士兵是被唐军隔绝开的,这当然是李贤刻意为之。

 这么多的吐蕃人,还都是凶悍的士兵,对唐军也不见得是心服口服的,放在身边,那多危险啊!

 为了减少吐蕃士兵的影响,自然要用数量占据优势的唐军把吐蕃士兵分割开来。

 不能让他们有机会搞事。

 为了向大唐太子表忠心,自从开始一起行军,纳洛就一直不离李贤左右,不停的吹吹捧捧。

 而现在,纳洛已经渐渐和自己的人马接上了头。

 “阿力,你去,绕回到大路上,去和肃州城里的逢甲通个信,把我们这边的情况都说清楚。”

 “等到唐军攻击乌云堡,我们就在唐军中反正,让逢甲也赶紧派人过来,以图里应外合!”

 “好啊!”

 “太妙了!”

 “将军,我们早就想这样干了!”阿力等人本来就对投奔大唐有所疑虑,现在听说纳洛也准备回归吐蕃,哪里有不支持的道理?

 自然是一万个高兴,一万个同意了!

 “好!”

 “将军放心!”

 “阿力必定完成任务!”

 纳洛点了点头,眼神示意让他赶紧去,别耽误。

 照实说来,这个任务是一点也不艰巨,只要可以顺利的脱离唐军的视线范围,几乎就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