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52章 革了他的职!(第2页)

 这就是分帮分派的价值。

 朝廷上的大臣那么多,放眼一看,大殿上呜呜泱泱的,到处都是人。

 这么多的人,你想让他们全都拧成一股绳,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是天可汗当政的时候,老兄弟们全都是一起起家的,都是共过生死的。

 那份情谊,绝对不是现在这些被擢升的大臣们可以比拟。

 按理说,这些大臣应该是紧密的和李世民站在一起的吧,整体上来说也确实如此。

 那个时候,大臣们之间的感情确实是更好的。

 但是呢,矛盾也从来没有消失。

 比如宋国公萧瑀吧!

 就是这么一款热爱没事找事的人,热爱和李世民抬杠,对于李世民交给他的官职,他总是七个不愿意,八个不满意。

 李世民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能容人,但他不会无限制的容忍一个人。

 于是,萧瑀在贞观一朝就几起几落,浮浮沉沉,每当李世民想起他的好来,就会把他召回来做宰相。

 既然当了宰相,那您老就老实点吧。

 但低调行事显然不是萧瑀做事的原则,他就不是那种能低调的人。

 每次刚一召回,他就开始找事,作死,于是很快李世民就再次忍无可忍,又把他打发到外地。

 为什么萧瑀能这样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

 天天搞事,还一点不怕?

 还不是因为人家萧老爷子出身贵族吗?

 你李世民是谁?

 你爹不过是前隋皇帝杨广的表哥,可我萧瑀呢?

 我是杨广的小舅子!

 萧皇后是我亲姐,我不只是杨广的小舅子,我还是正经的南梁皇室出身。

 我出身南兰陵萧氏,我是正经的簪缨世家!

 身份啊,比你们这些乱认祖宗的人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从根本上来说,萧瑀就看不上老李家的人,认为他们不上档次,于是,在群臣当中,他也不管自己做了什么事,有什么功绩,就觉得,只要自己的排位稍稍落后一点,就浑身不得劲。

 什么房玄龄,杜如晦,都要排在我萧老爷子的后面。

 全然不顾,别人都是跟着天可汗一路走过来的,他萧瑀其实是和李渊一代的。

 李世民能接着任用他,都已经是很给他面子,很器重他了。

 他居然还屡屡不领情,这样的人,李世民对他的评价,他的谥号“贞褊”二字,足可以表达。

 忠贞是真的,偏激狭隘也是真的。

 萧瑀的例子就足可以说明大臣群体的多样性,他们之中,沽名钓誉的人是绝大多数。

 比如萧瑀这样的,看似他只是骨鲠正直,喜欢和李世民对着干,但仔细观察,还不是因为他是个大大的官迷。

 如果你是
 

李世民,放着这么一位脾气不好,还干不了什么大事的老爷子在朝廷上,当然也只会让他去干闲职了。

 而只要是李贤当太子一天,以他现在的功绩,那些大臣就会自然而然的围拢到他的身边。

 大臣们都被太子吸引走了,做父亲的,李治能甘心吗?

 李治不甘心,他不就要搞事了吗,他必定要来抓李贤的把柄,把柄这种东西,还不是说它有,它就有,没有也有吗?

 这小子,他可真是个孝顺孩子!

 武媚娘已经确定了!

 这一场仗,是赢是输其实都没什么紧要,李贤就算是坐在军帐里,听一听战报,也无所谓。

 可他却真的站到战场上去了,不管这军报之中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吧,反正,去是肯定去了的。

 这就妥了!

 武媚娘正愁找不到好的借口发作呢!

 李贤就给她送上来了,等着看好了,等到李贤回来,再加上李上金,李素节,这个大明宫就又要热闹了!

 关于李素节,在李治的诸多异生子里面,武媚娘最讨厌的就是他,你看,李忠固然曾经当过太子,但是武媚娘就对他麻麻的。

 为什么?

 因为她知道,就连李治也很讨厌李忠,李忠这样的,自从武媚娘当上了皇后,他就注定要完蛋。

 或者说,想当初,王皇后执意要把李忠算到自己的名下,还要立为太子,这个时候,李治就是不情不愿的。

 当皇后当然要有儿子,要不然这个位子就坐不稳,皇帝能够允许皇后过继,也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