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十章 太子非雍王莫属!

 大明宫,宣政殿。

 帝后同坐,日月同辉。

 自显庆以来,皇帝李治的身体就日渐衰弱不堪政务,皇后武媚娘从开始的辅佐处理,到最后的大权独揽,几乎用掉了十年的时间。

 而在这多灾多难的大唐上元二年,二圣临朝已经是标准的上朝模式,每每召集大朝会,李治龙袍端坐在前,武媚娘坐在他的身后,中间用一道珠帘遮挡。

 相传,最早使用垂帘听政这一上朝方式的,正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既芈后。

 此后,各大实权太后就沿用了这样的方式和朝廷大臣们见面,汉代就有吕太后,邓太后。

 而现在,那个武姓女人也坐在珠帘的后面,用她那双阴鸷的眼睛,凝视着站在大殿上的每一个人。

 在这宣政殿上,李唐的忠臣们可谓如履薄冰。

 他们的内心都极度煎熬,他们心中明了,这个坐在垂荡的珠帘后面的女人,她的宏愿,不是做兢兢业业辅佐幼主的邓太后,也不是甘于忍受太后的名号,只要能掌权就好的吕太后。

 总有一天,她一定会掀起那一道帘幕,跳到前台来!

 都是我李唐的忠臣啊!

 皇帝李治端坐御阶之上,俯视群臣,脸上荡漾着笑容。

 “爱卿们的意思,朕都知晓了,朕的心思也和你们一样,这个太子之位,非贤儿莫属!”

 “卿等熟悉历法天象,当早择吉日吉时,举办册封大典。”

 正像天皇天后预料的一般,大明宫朝会一起,大臣们劝进的奏表就如雪片般飞来。

 主笔的李敬玄等人都已经准备好了要和武后大战三百回合了,却没想到,李治立刻就答应了,而他身后,经常提出反对意见的武媚娘,却也没有发作。

 敬玄大惊,却也很快的稳下了心神。

 “启禀圣人,太子之位,国之大器,宜早早定下,以安民心。”

 作为雍王李贤的忠实拥趸,李敬玄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李治微微颔首,他便接着说道:“钦天监少监已经测算过了,下月戊寅日便是吉日吉时,可行册封大典,还请圣人天后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