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一义三行
第八回《转战江淮,奇袭京畿》第二节(第2页)
那么,义军可以挑选精兵,从淮河任一支流出发,去到淮河干流再上溯,然后依次经过颍河、汝河,从水路奇袭京畿。
当然,正常情况下,要溯流而上谈何容易?今年梅雨在江南停留很短,很快就移动到淮河流域并且滞留,淮河干流和各支流普遍水位大涨,水流比平日更急得多,要逆水行舟需要花更大的力气。不过好处是河水深了,比较容易通行,不容易搁浅。
这样的情况下,吉义就想到了用先前所收伏的雷池水族团,帮助义军行船直达京畿。这样的奇袭,官军万万不会想到。因为按理军队要上溯河流,光是逆水划船就已经累得很了,就算能够从淮河千里迢迢划到京畿去,早就累死了,哪里还有力气能够作战?如果不划船,光凭风帆,则这样的雨季涨水时节,风帆之力还不足以抵消水流之力,船只会被冲得往下游走,开不到上游去。
吉义遂决定使用帆桨两用船,挑选精兵强将,轮流划桨,并且用雷池水族团与池小蛟帮忙,或者在水底拉纤,或者用推波涌浪之术,把义军船队迅速送到京畿去,实施奇袭。
这时山士贤押运粮草来到。吉义把计划与山士贤一讲。山士贤大为振奋道:“大哥此计妙极!大哥自己便是一个极好的军师,可以自己便宜行事,不必问小弟。”
吉义道:“话不是这么说。一人自短,两人计长。我总得问一问,免得有何纰漏。”
山士贤道:“纰漏是没有,不过风险总是有的。倘若官军有精兵强将,沿河截断;或者有厉害的水师,进行堵截,则大哥此计难行,还有覆灭之虞。不过正如大哥所料,如今官军四处招架义军进攻,焦头烂额,后方淮河沿岸守备势必空虚。更莫说京师那边,原本就很太平,只有伏牛山一带有河南义军活动。如今河南义军南下加入义军联盟作战,京师就更太平了。这时候去突袭万安行宫,时机是很好的。小弟十分赞同。大哥要行便速行,切莫迟缓,贻误良机。”
吉义听了山士贤所言,下定决心要奋力一搏,奇袭京畿,扬我义军之威,吓得昏君丧胆,并且救出蕙兰姐妹。
要救蕙兰姐妹,姚水莲自然也要尽力而为,准备亲自参加,把前方军务交给山士惠代管,后方事务仍然是山士贤管,点起精兵强将,要跟吉义去奇袭京畿。
当然,正常情况下,要溯流而上谈何容易?今年梅雨在江南停留很短,很快就移动到淮河流域并且滞留,淮河干流和各支流普遍水位大涨,水流比平日更急得多,要逆水行舟需要花更大的力气。不过好处是河水深了,比较容易通行,不容易搁浅。
这样的情况下,吉义就想到了用先前所收伏的雷池水族团,帮助义军行船直达京畿。这样的奇袭,官军万万不会想到。因为按理军队要上溯河流,光是逆水划船就已经累得很了,就算能够从淮河千里迢迢划到京畿去,早就累死了,哪里还有力气能够作战?如果不划船,光凭风帆,则这样的雨季涨水时节,风帆之力还不足以抵消水流之力,船只会被冲得往下游走,开不到上游去。
吉义遂决定使用帆桨两用船,挑选精兵强将,轮流划桨,并且用雷池水族团与池小蛟帮忙,或者在水底拉纤,或者用推波涌浪之术,把义军船队迅速送到京畿去,实施奇袭。
这时山士贤押运粮草来到。吉义把计划与山士贤一讲。山士贤大为振奋道:“大哥此计妙极!大哥自己便是一个极好的军师,可以自己便宜行事,不必问小弟。”
吉义道:“话不是这么说。一人自短,两人计长。我总得问一问,免得有何纰漏。”
山士贤道:“纰漏是没有,不过风险总是有的。倘若官军有精兵强将,沿河截断;或者有厉害的水师,进行堵截,则大哥此计难行,还有覆灭之虞。不过正如大哥所料,如今官军四处招架义军进攻,焦头烂额,后方淮河沿岸守备势必空虚。更莫说京师那边,原本就很太平,只有伏牛山一带有河南义军活动。如今河南义军南下加入义军联盟作战,京师就更太平了。这时候去突袭万安行宫,时机是很好的。小弟十分赞同。大哥要行便速行,切莫迟缓,贻误良机。”
吉义听了山士贤所言,下定决心要奋力一搏,奇袭京畿,扬我义军之威,吓得昏君丧胆,并且救出蕙兰姐妹。
要救蕙兰姐妹,姚水莲自然也要尽力而为,准备亲自参加,把前方军务交给山士惠代管,后方事务仍然是山士贤管,点起精兵强将,要跟吉义去奇袭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