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新工作4


 “领导不管吗?”

 王含玉一脸的不屑:

 “管什么管?要是憋在办公室就能写出好剧本,那还要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干啥?有文化的在学校里一抓一大把,怎么不让他们写?再说了,写剧本对文化的要求又不高,初中生都能写,你看符合条件的人多了,又有几个能搞创作?”

 听听,话里满是怨气。

 估摸着以前管过,只不过效果不好,后来领导默许了。

 搞创作嘛!

 只要搞出来就行,把人圈在办公室反而没意义,这帮自诩文人的家伙,一个个脾气臭的很,天天跟他们见面反而膈应,还不如都放出去,省的碍眼,影响心情。

 “那也不会完全不管吧?咱们有没有啥任务?比如说规定一年写出多少剧本,多少首歌儿?”

 这才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大事儿,杨庆有问的格外认真。

 他紧张的样儿,反而把王含玉逗笑了。

 “有,怎么可能没有,你瞧瞧他。”

 说话间,王含玉冲孔波努了努嘴。

 “只不过任务不是硬性的,好比说,五一把任务给到你,让你创作一首歌颂劳动人民的歌儿,结果你拖到十一才把歌创作出来,领导也不会责怪你,当然了,你不能一直磨洋工,否则领导脸上也挂不住,你是写歌的,一年到头能拿出一两首脍炙人口的歌儿,让歌舞团去下面慰问演出时有新歌唱,你就是天天在家待着睡大觉,领导都不扣你工资。”

 要求这么低?

 杨庆有惊了,这年头领导还真朴实。

 想想后世那些创作量惊人的词曲作者,再看看现在的领导要求,人家吃顿饭的工夫,就能把一年的任务完成喽!

 这还有啥说的。

 我爱文工团,我爱文工团的领导。

 要不是初来乍到,摸不清领导脾气秉性,杨庆有高低得拎两瓶茅台,去张主任家认认门。

 有这种领导,以后日子甭提了。

 必须舒坦。

 至于脍炙人口那四个字,被杨庆有自动忽略了。

 能在后世传唱的爱国歌曲,别说脍炙人口了,甚至可以用人人交口称赞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