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看上葡萄酒和炒货了(第3页)

 “嗯。”顾衍点了点头,“这次衍用来装野橘子的筐子,就是从编筐里面随便拿了一个。”

 这一般大小的筐子,大概能盛放个十斤左右的橘子。

 为了方便存放,顾衍挑选的还是那种带盖的筐子。

 如今,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编筐的样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带盖或不带盖、有提手或无提手,甚至提手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让顾卿芝不禁感慨:“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其实,这些筐子的样式之所以如此繁多,还多亏了顾卿芝给顾衍提的建议。

 当时,顾衍按照顾卿芝的提议,让大家自行制作一些编筐样品送来,如果被采纳了,就可以得到五文钱的奖励。

 这可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于是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这个规定是在十月二十七那日宣布的。

 因为之前的几天里,每天来找顾衍的人络绎不绝。

 顾卿芝看到这种情况后,就给他出了这个主意。

 这样一来,就不用他们自己费力去想新样式了,否则来来去去总是那几种编筐,人家也不会一直购买,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购买力。

 因此,推出新产品是必然趋势。

 此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谁想出了新品,到时候就让他自己负责制作,这样也省去了教学的麻烦。

 当然,那些没能编织出新款式的人,只能继续制作旧款。

 不过,这种做法的效果却是非常显着的。

 千万不能小瞧人民群众的智慧!

 就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顾衍就收到了五六个新款筐子。

 其中只有一个因为做工不够精细而被退回,其他的都顺利通过了审核。

 顾衍告诉他们可以直接按照不同规格编制样品,并将其送过来检查。

 如果合格,就可以回去大规模编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