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重要的经办人(第2页)
“做什么!”
朱元璋以比方才陆羽和方孝孺二人还要高的嗓门,如河东狮吼般大声喊道,“咱这武英殿还能被你们两个掀塌了不成?
毛骧,傻愣着做什么。
还不把他们两人分开!”
毛骧领命上前,凭借强大的武力,瞬间就让刚刚情绪激动的师生二人冷静下来。
谁说暴力没用的?
陆羽此刻觉得暴力异常有用,情绪稳定全靠它了。
朱元璋走上玉阶,瞪了陆羽一眼,随后看向方孝孺。
别人或许不了解方孝孺。
他还是清楚的。
大明日报如今都快成了他的第二个锦衣卫,虽说没锦衣卫传递的消息那么准确,但时不时送上来的内容也能让他这个大明天子更准确地了解下面读书人的情况。
对治国理政也算有点用处。
“陛下,十万火急之事!”
方孝孺冷静下来后,不再耽搁,连忙把公文以及之前的文章一一拿出。
朱元璋接过一看,神色越发凝重,渐渐冷静下来。
太子朱标凑了过去。
陆羽则伸长脖子。
两人偷偷摸摸地看着,颇有些做贼心虚的感觉。
偌大的武英殿内,此时只有他们三人一同将奏章看完。
朱元璋罕见地没有发怒。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随后默默无言地回到之前的位置坐下,重新睁开眼时,神色前所未有的平静,却透着一种心神通透的感觉。
而这一幕。
上一次出现还是在胡惟庸案的时候。
联想到奏章上的内容,朱标硬着头皮站出来,正准备劝说。
陆羽也开口了。
他虽然只瞥了一眼公文,就知道上面的关键内容,已然回想起具体状况,应该是洪武四大案里面的郭桓案了。
“陛下,此人该杀,牵连之人更该杀!”
陆羽说道。
陆羽一上来就先肯定了朱元璋的想法。
此刻朱元璋杀意已起,想要阻拦他杀人,陆羽自知绝无可能,就连朱标都拦不住。
他这个女婿。
哪怕娶了两位公主,也不过是半个儿子,更别想阻拦了。
在朱元璋心中,儿子也不是每个都能与朱标相提并论的。
“你小子,有屁就放。”
朱元璋冷声说道。
看在陆羽以往功劳的份上,还是给了他说话的机会,不然此刻怕是早已自行其是了。
“无论陛下想如何,臣都支持。
该杀。
朝堂上有罪之人该杀,天下贪污枉法之人更该杀。
在微臣看来,陛下所做之事没有错。”
陆羽再次肯定朱元璋的想法,这让朱元璋的耐性多了几分,但看着陆羽那副模样,依旧没好气地说:“别卖关子,有话直说。
你小子肯定憋着什么话等着咱。”
朱元璋语气虽冷硬,但已稍微软化了些。
陆羽知道自己的方法起效了,朱元璋就像头犟驴,逆着他来。
他就算到了黄河也要跳进去试试。
可要是顺着他,再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那就能事半功倍。
“杀可以,但要灵活地杀,要可持续发展地杀,要行之有效地杀。”
陆羽再次开口,特意着重强调最后一句,“而且杀人也未必要陛下来动手。”
朱元璋听后,只回了一个字:“放。”
陆羽暗自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得继续说。
不过在说之前。
他看了一眼殿内其他人。
“都下去。”
朱标开口说道。
几位大学士很自觉地退下。
连同武英殿内伺候的人,包括朱元璋身边的云奇,也都悄悄退下。
没多久,殿内就只剩下他们几人。
陆羽看向方孝孺,眼神意味不言而喻。
方孝孺目瞪口呆,说道:“先生,此事可是学生将文章送来的,先生莫不是要过河拆桥?
先生教导过学生,不能这样做的。”
“陛下。”
陆羽懒得和方孝孺计较,只能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对方孝孺倒是有了不错的印象,说道:“既是你的学生,想留便留。
反正此事他也知晓。
他要是想传出去,难道还能堵了他的嘴?”
陆羽很想回一句能,但看在师生情谊上,还是没把事情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