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改革军制(第3页)
陆羽的提议说完,朱元璋仍是埋头不语,脸色看起来仍很凝重,但他没有即时答话,仍自埋头思索。
倒是一旁的朱标忍不住,站出来反驳:“府兵制虽好,却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这话诚然不假,府兵若当真无敌,自会延续下来,怎还会被其他军制所取代?
陆羽倒不急着反驳,只以期许目光看着朱标,期待他继续讲下去。
朱标稍有犹豫,回头看朱元璋并未反驳,这才继续道:“唐朝的府兵制度,需要大量土地来封赏有功将士,我大明目下初立,倒还有些土地可供封赏,可若是日后拿不出那么多土地来,又该如何?”
闻言,朱天子缓缓点头,显然对朱标的提问深以为然。
府兵是有私产田地的,他们为国效力,也是为了土地,要维持府兵制度不崩,就需要大量的田地赏赐。
事实上,大唐到了玄宗时期,朝廷就已拿不出富余的田地来赏赐,不得以又改回了募兵制,大明当然不能重蹈前唐的覆辙,因此不可贸然采用府兵制度。
朱家父子都持这种观念,皆以为大明的土地不足以维持府兵封赏,但陆羽却是一脸镇定,显然另有看法。
“陛下,太子殿下!”
朝二人拱了一拱,陆羽幽笑道:“难道你们忘了,我大明即将征拓四海,日后四海九洲皆是我大明领土,若是中原土地不够分,大不了将海外土地赏赐予他们便是了!”
朱家父子登时一愣,显然他们绝没有想到这一点。
“海外……”朱元璋呢喃着,脸色阴晴不定,他的确有征拓海外的想法,目下也略有成就——倭岛全境已经拿下,可单就封赏土地一事,海外的地似乎不大够格。
海外远离中原,去海外无异于发配,谁会愿意要那荒远之地的田地呢?
“此事……怕是士兵们不会愿意!”朱元璋犹豫许久,终是难作决断。
陆羽倒仍很自信道:“咱们可以事先与他们商定嘛,愿意
去海外的多封赏田地,留在国内的只得即使没有土地封赏,也可获得银钱,如此一来,总有人愿意冒险的!”
“再者说来,日后征战,多是发生在海外,那些士兵在异国番邦多待阵子,想必也会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届时怕有人留恋当地,还不愿意回来哩!”
听他这般解释,朱元璋立时两眼放光。
对啊,咱怎没想到这一重呢?
咱要封赏兵士,那也是他们立了军功,可我大明当下国内日渐承平,接下来要打的仗,皆是积极拓取的开拓战争。
对外打仗,反正能收获土地,将那些田地封赏兵士,有何不可?再者说,有了这些府兵驻扎镇守,那些海外之地倒更安全了。
自己儿子分封海外后,也有兵将可用了……
“好主意!这个主意的确不错!”
想到这里,朱元璋大拍桌案,笑着夸赞,随即扭头,朝着朱标说道:“太子,传令下去……”他想要将这新式军制草拟成章,再作商谈计议。
可是,不待他朱元璋命令下达,朱标却已站起身来,朝朱元璋行礼说道:“父皇,儿臣尚有一事,要向陆先生请教。”
“还请殿下明言!”
“陆先生,若是要改革军制,那势必要裁撤卫所,如今我大明这万千卫所,有数十万士兵,若是裁撤了,那这些士兵又该怎么办呢?”朱标慢慢说道。
整个大明,大大小小的卫所遍布全国,其数量可达数千,这么多的卫所,若然一朝裁撤,其影响可是不小。
且不论卫所的衙司、田地,光是那么多兵将,就难以处置,总不能将这些军户全都纳作府兵吧?朝廷可拿不出那么多田地来分配啊!而若是处理不当,整个大明江山社稷都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