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改革军制
朱元璋既然已经猜出来了,陆羽也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索性大方承认,他当即拱手道:“军校既能培养精兵良将,又能助陛下收揽兵权,为了它改革军制,又有何妨?再者说来,如今这卫所制弊端丛生,如何就改之不得了?”
大明的军制,其权力核心便是都督府,无论是早期的大都督府,还是改制之后的五军都督府,都是上承天子、下辖天下军马的核心要所。
五军都督府之下,则是分布于各行省的都指挥使司,再往下,就是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百户所。
如此庞大的军事架构,最基础的单位便是遍布各地的卫、所机构。
卫所可不光是简单的武装衙门,其下还配有军屯田地,但凡大明兵士,平日无事就安驻卫所,屯田练兵,战时则调发从征,组成大明军队。
可以说,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卫所,撑起了大明的武备系统,这些卫所是大明军制的根本。
而这卫所制度最大的优点,便是寓兵于农,能最大限度减少军队的开支,让士兵们自给自足,这一点,还要仰仗朱元璋创立的军户制度,但凡军户,世袭更替,子子孙孙皆为军户。
正是世袭军户的存在,卫所这种寓农于兵的机构,才能稳定维持,甚至自给自足,不花费朝廷过多钱粮。
为此朱元璋骄傲不已,常自夸“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
如此得意的举措,朱元璋怎容许别人诋毁?
此刻,听陆羽言谈中,大有贬低卫所制度之意,朱元璋当即黑了脸道:“这话是甚个意思?咱的军制还能有问题不成?”
他说得理直气壮,却不料陆羽当即嗤笑起来:“卫所制度隐弊甚多,若不加以改革,日后定会酿出巨大祸乱,陛下乃开国皇帝,威望最甚,正是改革军制的最好良机,倘若错过机会,日后的皇帝控制不住手下的兵将,到时候在想改革,那就难上加难了!”
“你若有何高见,不妨直说出来,也叫咱见识见识!”朱元璋气得鼻孔瞪圆,连喷粗气道,他这话里带了怨气,显然心存考教刁难之意。
陆羽却是不卑不亢:“卫所积弊的来由,全在于陛下的军户制度。”
“卫所兵士都是军户,世代只能做低阶士兵,永世不得翻身,他们这些人无法逃离卫所,只能被那些军官们盘剥欺压,更甚至被当作奴仆。”
“也正因士兵地位卑贱,他们压根分不到应有的屯田份额,只能被迫为那些军官垦田,以求糊口。”
“事实上,在卫所之中,也已形成了严重的土地倾轧兼并行为,那些高级军官们已成了大地主,不断欺凌弱小军户,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会因为世袭罔替而不断积聚,以致越来越严重!”
要知道,朱元璋所制定的军户制度十分死板,龙生龙,凤生凤,当兵的只能生出当兵的,当将军的下一代也注定是将军。
这种制度,势必造成卫所内部僵化腐朽。
在现如今的大明初期,或还看不出端倪,可到了明中期,军户全都沦为军官的佃户农奴,试想这样的士兵,如何有心思为国效命,如何能维持战斗力?
“陛下你可知道,在后世的嘉靖年间,大明数千卫所兵,竟被几十个倭寇追着打!”陆羽将卫所积弊悉数历数,更将脑中历史知识照搬出来,说得痛心疾首。
朱元璋原先还听得直摇头,一脸不可置信,可听到后世卫所兵那不堪一击的战斗力,他登时恼了。
“竟有此事?”
朱元璋的脸黑得和锅底有得一拼,他深知陆羽来自后世,自不会怀疑这段后世历史的真实性。
“唉!”
陆羽长叹口气,面有哀戚道:“陛下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查一查,虽说当下大明初立,卫所的状况还不至于恶化到那等地步,但绝对苗头已显,陛下只需派人去距京城稍远点的卫所,一看便知那些底层军户们的日子有多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