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三百三十七章 议迁都
科举事毕,朝廷再次恢复了正常,数日之后,朝会上,朱元璋再次将迁都之事重新提出来道:“诸位爱卿,上回咱所说迁都之事,大家思虑得如何了?”
一听这话,众朝臣的脸色,就不大自在了。
忸怩磨蹭了半天,吏部尚书刘淞首先站了出来,不过他倒并未提什么意见,只假模假式地提了个问题:“敢问陛下,您打算将都城迁往何处?”
“咱的意思,是迁往洛阳。”
洛阳是早先时候陆羽所提,朱元璋细细思虑后深为满意,便将此定为潜在的迁都地址,而且洛阳正好地处中心,也不会让这些南方官员抵触情绪那么大。
“洛阳有八关要塞守护,又毗邻运河,漕运运输极是方便,而且洛阳在汉唐时常作陪都,经济基础极佳,迁都过去,无需耗费太多银钱和民力,更重要的一点,洛阳地处中原,既不靠南也不偏北,将都城定在那里,可彰显朝廷中立之态。”
这一番理由,其实在情在理,如若是寻常人听了,多少也会考虑一二,可无奈当下朝堂里,朝臣们早已打定了主意,自然也听不进这些理由。
户部尚书徐铎立马站出来,打阻道:“陛下,您说是迁都无需耗费银钱、民力,可试想遑遑国都,哪有那么好迁的?若要迁都洛阳,必要重新修建都城,所耗银钱甚巨,而朝廷近些年东征西讨,国库早入不敷出,哪来的多余闲钱?”
户部主管钱粮,徐铎作为户部尚书,出来诉这个苦,倒合情合理。
原本国库里有多少钱,他徐铎比朱元璋更清楚,任你朱元璋是天子皇帝,也绝不能反驳。
当下,要么朱元璋屈从国库,要么你朱天子自己掏钱来。
当然,徐铎早拿准了朱元璋的性子,知晓他绝不是这么大方之人。
可徐铎打的一手好算盘,却不料朱元璋却早有了盘算道:“钱财之事,就不劳烦国库了,秦王近来在倭国发现两座大型矿藏,其内金银储量丰富,可源源不断向我大明供应钱财,这迁都的钱,便由这两座矿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