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三百二十八章 朱雄英拜师(第3页)

 原本陆羽已获天子青睐,本就是朝堂中炙手可热的新星,现在看来,他的地位怕还要再拔高一筹。

 陆羽,注定要成为大明帝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

 自拜师后,朱雄英便要上门学艺。

 对于这件事,朱雄英倒很积极,隔三岔五便要跑来,问东问西闹个不停。

 倒并非他好学上进,实在皇宫里那些夫子整日之乎者也太过无聊,而跟着陆羽,整天都能听到稀奇古怪的异闻怪论。

 陆羽并不教授经史子集,那些非他所长,他教给朱雄英的,多是些科学常识。

 朱雄英学得有滋有味,对科学一道展现出极强的兴趣和天赋,才几日功夫,他竟自己钻研起放大镜的原理了。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陆羽索性更用些心思,带着他学起国子学的科学课本来,顺道,他也能熟悉国子学教程,多抓一抓生员的学业。

 毕竟来年科举就要重启,改革后的第一次科举关系重大。

 国子学生员本就在新学科上占有优势,若是考得不好,定会影响新学科的声誉。

 闹得不好,朝臣们再一挑事,这科举改革能否维持下去,还在两说,除了教授朱雄英外,陆羽将大半心思都投入国子学里,好生准备科举。

 便在这平淡的教书生涯中,洪武十四年走向尾声,即将到来的洪武十五年,注定是属于科举的一年。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洪武十五年,正旦大朝会,朱元璋先是回顾了一下去年之事,随后说了一下今年的事,特别是今年的科举,这可是罢止近十年后的第一次科举,而且还是进行分科取士,容不得朱元璋不重视。

 对此,百官朝臣们自然点头应是,不管他们内心赞不赞同这分科取士,但至少科举重开了,这对他们的家族后辈都是机遇,就这样,正旦大朝会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