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四章 天上掉的不一定是馅饼,有可能是陷阱!
金银作为货币,已有数千年历史,百姓早已习惯其价值。
宝钞作为新鲜事物,与生俱来便带有风险性——朝廷若承认,它便值钱;可朝廷哪一天不认账了,它便一文不值。
最要命的是,朝廷的话,向来是不靠谱的,否则那“官字两只口”的说法,便不会盛行了。
基于对风险的防范,百姓多半是不肯尝试宝钞的,反正金银一样能缴税,何苦担这风险呢?
朱元璋思虑片刻,好奇道:“那你的意思是……”
陆羽郑重拱手,声若宏钟道:“请陛下下令,自宝钞发行后,天下所有官员的薪俸,一律以大明宝钞发放!”
“官员薪俸?”
陆羽的话,令朱元璋始料未及,稍一怔愣,他立马摆手道:“不行!”
这种事,想也知道会招致朝臣反对。
我为你大明朝辛苦操劳,你却只给我几张纸,这合适吗?宝钞之事原本已惹得群臣不满,若再激化矛盾,怕是更难收场。
陆羽连忙劝谏道:“陛下,百姓本就对宝钞不信任,若是想要推行宝钞,就必须让百姓相信朝廷,不会朝令夕改,而若是将天下官员的薪俸都以宝钞结算,那百姓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怀疑了,到时候推行宝钞起来就会更容易些。”
这一番解释可谓在情在理,任谁都无法反驳,毫无疑问,用宝钞来发放官员薪俸,是绝佳的推行手段。
朱元璋沉默了,情理上他应该同意,可考量现实,这会遭至天下文武百官所有人的反对。
思虑半天,他终于缓缓开口:“要不……先按一半薪俸发放宝钞,剩下一半照旧?”
陆羽仍是满脸冷色道:“若陛下和百官都对这宝钞没有信心,如何能让百姓相信?”
这话让朱元璋沉默了,他知道陆羽说得对,若是朝廷都对宝钞没有信心,那又怎么指望百姓去接受这东西呢!
思度良久,朱元璋终是点了点头。
……
次日一早,奉天殿上,朝会如期召开。
循例处理完日常朝政后,朱天子并未急着宣布退朝,他时而抬眼四顾,时而蹙眉深思,颇有些踌躇犹豫。
在场朝臣们都是人精,自然能看出来,朱老板还有要事宣布。
可近来能有什么大事呢?
摊丁入亩仍在有条不紊地进展中,北伐大计仍未开启,西南战事正打得如火如荼,这两天也未有动静。
思来想去,便只剩一件事了。
“宝钞!难道是那宝钞已经印成了,将要推行了?”
众人正自交头接耳,朱元璋已然站起身来。
“诸位爱卿,今日咱有件大事要宣布!”
他声若宏钟,一声威喝后,大殿鸦雀无声,随即清咳两声,接着道:“自开国以来,诸位爱卿勤恳辛劳,兢兢业业,为我大明兴盛立下汗马功劳,为了表彰诸位功绩,慰谢诸位辛劳,咱决定给大家涨薪俸!”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立时又一片哗然。
众人怎么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要给大家涨薪俸,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吗?
大明的官员俸禄,可算是历朝历代最低的,因为这事,他们平日可没少埋怨朱元璋。
今日朱天子竟是破天荒要涨俸禄,想到这里,这可给大家乐坏了,甚至百官心里都怀疑,朱元璋的脑子是不是坏了,居然舍得给大家涨俸禄?除非只是想着涨个零星散碎银两,弥补一下之前与百官之间的裂缝。
这么一想,百官们才觉得更实际,朱天子平日何等吝啬,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瓣使,今日怎舍得掏银子?说不定,每人涨个十文八文,再拿到朝会上大肆宣扬。
嗯,没错!这种事他干得出来!
便在这文物百官的胡乱猜测中,朱元璋却又开口了道:“凡我大明朝臣,自上而下,每级官员涨俸一成!”
这一下,大殿里的百官是真的沸腾了。
在场的都是高官权贵,俸禄虽不比其他朝代,却也普通百姓望尘莫及的数目。
涨俸一成,虽说比例上并不夸张,但落实到具体金额,却也不低了。
此时文武百官也顾不得朱元璋是不是脑子被门夹了,为防其反悔,他们赶忙拱手,齐声道:“臣等多谢陛下!”
众人喜笑颜开,好不高兴。
便在这欢快气氛感染下,朱元璋也笑了起来,但伴随他面上笑容的,却是接下来的另一句话:“咱还有第二件事要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