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两百死十二章 吏转官和里甲制(第2页)

 朱标细细品味二人的话,不由叹了口气道:“照这般说来,各地自有其独特境况,若想彻底推行新政,还得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谈何容易啊!”

 朱元璋抿了抿唇,面上微有难色。

 只一个江西,就要派出他最得意的税改干将陆羽,还要朝廷中枢倾力配合,就这般卖力,也得耗费大半年功夫,才堪堪将税改推广下去。

 全国那么多省份,若都照这般力度推广,怕是干到他朱天子老死,也干不完。

 父子二人面色黑沉,各自摇头叹气。

 陆羽托腮沉吟片刻,边想边道刀:“虽说各地情况不同,但困难却有异有同,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总结出各地都要面临的主要困难,找出对策,将之推广下去。”

 “这倒是个办法。”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标询问道:“陆先生可总结出了什么?”

 “这个嘛……”

 陆羽背起手,在武英殿中踱起步来。

 走了半晌,他回过头,伸出三根手指来道:“想要推行新政,必须要解决三个强敌!”

 “哪三个敌人?”

 “这第一个便是各地方的官吏,此番江西事件,可以看出地方官员对推行新政的意愿极低,常有阳奉阴违,暗中捣乱之举。”

 闻言,朱元璋恨恨道:“正因如此,咱才对那李宜之等人下如此狠手,叫各地官员都看看,阳奉阴违的下场!”

 “话虽如此,但只靠砍几颗脑袋,怕还不足以震慑地方官,就这新政一事,朝廷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才行。”

 朱标心思活泛,立马猜出陆羽的意图道:“陆先生是说,将这新政纳入考成法的行列!”

 陆羽点头道:“不仅如此,而且要将新政推行在为政功考中的比例提升一些,如此,官员们自会更加重视,毕竟对于那些地方官来说,官途比命还重要。”

 朱元璋深以为然,捏拳道:“就这么干!”

 “当然了……”

 为防朱元璋矫枉过正,陆羽稍作提点:“各地情况不同,税改难度不同,如何酌情赏罚,还须细作思量。”

 “此事……咱会与朝堂商量,拿出个合适的赏罚制度,叫各地官员都将这税改重视起来。”朱元璋点头道。

 “不仅仅是官员,还有地方的胥吏,毕竟官员要做事,只能靠胥吏,然而这些胥吏多是世代相传,祖祖辈辈都在一地任吏,早就与当地乡绅合二为一,是以税改前,就与那些乡绅串通一气。”

 “哎!胥吏卑鄙,咱也知道,可是有啥办法呢?各地官衙都需要胥吏干活,没了他们,啥事都干不成。”朱元璋叹息了一声,作为马上打天下的开国皇帝,对于这些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也没啥办法。

 “其实很简单,如同科举一般,要想担任胥吏也需要考试,如此就可打破这只要世代传承的问题,在我那个时代,国家的公考除了公务员之外,事业单位也同样需要考的。”陆羽怕朱元璋和朱标听不懂,解释道:“公务员考试就相当于科举,而事业单位就如同干事的胥吏一般!”

 “胥吏也要考试?”朱标有些不可思议道。

 “不错!”陆羽点了点头。

 “你想得太简单了,那些读
 

书人即使是落榜,也只会一遍又一遍的参加科举,不可能是参加胥吏考试的。”朱元璋虽然也觉得陆羽这主意不错,但他也太想当然了。

 “陛下,他们不愿意参加胥吏考试只是因为胥吏没有前途,没有地位,但要是吏能转官呢?”陆羽早就想到了这层,笑咪咪的说道。

 “什么?吏转官?”朱标心灵一震,对于一直经受儒家学识熏陶的他,这个想法实在是太震惊了。

 “不错,只要给那些胥吏当官的希望,他们一定会卖力的干活,而读书人也不一定会排斥这个,毕竟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少之又少,但去考胥吏,然后吏转官,这不失为另外一条路。”

 “陆小子,你可知道,你的这个想法是与全天下的官员为敌?”朱元璋神情冷静的说道。

 “这不还有您吗?只有您和太子不说,谁又知道这主意是我出的呢!”陆羽笑嘻嘻的说道,显然他并不打算当这个出头鸟,他只是负责出主意的,具体实施还要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