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回旋镖打到了自己身上!(第2页)
但那只是特殊情况,剔除这些直达天听的密奏,大多数奏折还是要经胡惟庸手的。
索性胡惟庸就在桌上,不问白不问,众人当然想从他那探听些许线索。
但众人一眼望去,就见胡惟庸连连摇头:“老夫可从未收到过这般奏折!”
众人立感失望道:“连胡相都不知道,看来即便有这奏折,也是直呈天听的密奏了。”
一时问不出线索,大家只能各自摇头叹息:
“咱还是再寻其他渠道问一问吧,兴许能查出些端倪……”
众人一筹莫展,自有各自举起酒杯啜饮起来。
大家借酒消愁,倒是无人注意,此刻在这席间上首位置,那胡惟庸的表情似有些复杂。
他紧抿顺唇,轻捋长须,眼神飘忽回转,似有所思虑。
方才众人提问,胡惟庸回答说并未收到奏折,这话其实并无半点虚假。
但胡惟庸另有心思,未曾向在座众人坦白——他胡惟庸早已猜出这始作俑者,明白这废除奴籍之事因何而起。
这件事要细究,还得先从江宁县马家谈起。
此前联络马家阻挠税改之时,胡惟庸早已做了两手准备。
他深知马家未必能阻挠朝廷新政,便想了另外一步计策:要利用马家的过失,制造其与陆羽的冲突。
因此他派管家查了一通,很容易便查出那王桂花暴毙之事,继而,让人接触那王三,给那王三提出“意见”,去县衙告那马家,定能找出女儿下落。
若非有他胡相幕后策划,那
王三一个颟顸老农,如何敢去招惹马家,如何敢去衙门告状?
这计划,原本天衣无缝——他胡相压根不出面,就能挑动马家和陆羽的矛盾,让这双方斗个你死我活,他胡惟庸坐收渔翁之利。
可没料,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边案子还没结束,这边朱元璋突然提起废除奴籍之事,这倒打他胡惟庸一个措手不及。
胡惟庸知道这王桂花之死的缘由,自也清楚那王桂花便是卖身与马家为奴,他能分析得出来,朱天子当下决策,与此案有莫大关联,否则陛下这么些年从不关心奴籍之事,怎会在这当口跳出来呢?
显然是江宁借此事上奏,才惹出这麻烦来。
这一下,倒叫胡惟庸笑不出来了。
他原本是想给陆羽添堵找麻烦,却不料这麻烦转了一圈,又回到他胡惟庸自己头上了。
不光累得自己要大放血,还害得满朝公卿,乃至全天下士绅都得放归奴仆,而这,又引得士绅朝臣们怨气连天。
包括眼前席上这些人,不也是他胡惟庸这挑拨计划的波及者么?
此刻,听众人议论要查出始作俑者,胡惟庸如坐针毡。
他分明知道内情,却又无法坦白。
难道真要告诉他们,你们当下遭受的损失,却拜我胡相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