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工代赈,万民伞(第2页)
饶是有官差侍卫头前开道,依旧只挤出条仅供马车通行的小道。
朱标坐在蠕行的马车里,望着两旁夹道相送的百姓,心中感慨良多。
从前只从书本里见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述,但那些文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这一次来到开封府,眼看那么多灾民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在淤泥和倒塌的屋舍里寻求一线生机,朱标才真正懂得百姓疾苦。
而当亲手带领百姓从灾难中走出,重建新家园时,看到百姓们感念恩德,他又生出万般自豪。
眼下这一个个跪倒的身影,这一声声交口称赞,不正是他这些天来忙碌的收获吗?
比起朝堂里那些阿谀谄媚的“太子圣明”,这些百姓们略带粗俗的夸赞,要悦耳动听得多!
“殿下慢走!”
正当朱标万般感慨之际,忽地听见前方传来一声震喝。
此刻街道吵嚷喧哗,但那声震喝粗重有力,竟能压住嘈杂喧闹,叫所有百姓齐都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朝前望去,正瞧见那城门下,一个山一般的壮年汉子,正扛着一把小树般大小的巨伞,跪在门口。
朱标一眼便认出那壮汉,便是当初扛着死去老母在街上木然前行的男子,他只稀奇,这壮汉的脸上竟也能绽出灿烂笑容。
马车停下,朱标挑帘走出,便见那壮汉将那巨伞合在手上,奋力托
起:“殿下救我开封灾民,我等敬献万民伞,祝殿下一路顺遂!”说着,他奋力将那巨伞展开,可见那巨伞之上,大大小小写满无数小字。
不光有名有姓,还有些通红指印,那显然是百姓识字不多,以指印替代。
无论以何种方式,灾民们只想尽力留下姓名,以表达对恩人的敬重感激。
朱标从前只在书本里听过万民伞,如今眼见自己也能得如此厚重恩馈,不由感动不已,他立即招手,唤手下侍从将那万民伞接下。
“诸位有心了!”
随即,朱标朝围观百姓们拱了拱手,以表谢意,然后又转身,望向在马车旁的当地官员。
这些官员中,有不少人都曾参与那河堤贪腐案,只因为他们是被迫行事,并未从中牟利,朱标便做主赦免罪过。
“你们都听好了,本宫虽已离去,但这疏浚修堤工事仍须继续,你等须得尽心修好河堤,万莫疏慢大意,倘若叫本宫知道,你们再干了什么不法之事,那吴仁行几人便是你等前车之鉴!”
朱标辛苦制定了休养生息、修复河堤的计划,可不想再因有人贪赃枉法而失败,他须得给这些官员做足警诫。
太子发话,那些官员岂敢不听,他们纷纷拱手躬身:“谨尊太子钧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