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一百章 被读书人抛弃的孔家(第3页)

 想到这里,生员们咬牙切齿,个个面带愤怨:“这孔家后人是怎么回事?明明要仰仗咱读书人追捧,他们怎竟干这这砸锅卖饭碗、自毁长城的腌臜事,着实可恨!”

 孔家推广简化字的消息传播开,牢骚满腹的不止国子学生员,满京城的官员士子们同样不满。

 这些儒家出身的官员们,平素靠着能言善辩和妙笔生花,左手针砭时政,右手书撰青史,很是能兴风作浪。

 毕竟,帝王都要在乎身前身后名,都要忌惮官员文臣的那张嘴,那杆笔。

 如之前的空印案,文官们抱起团来,以奏疏和风闻议事为工具,已成功影响了京中舆论,引起一大批读书人跟风附议,若非他们遇上的是朱元璋这浑不吝,只怕那次就要得逞。

 但即便是朱元璋这类软硬不吃的,此番遭这般挤兑,却也不敢妄动那些文官,没办法,经历过元末乱世,读书人稀缺得很,若是将这些文官开革了,就没人替他朱天子办事了。

 而若是这简化字等物推广开去,读书人遍布天下,他们这些官员的日子就没那么舒坦了,再敢得罪朱天子,人家一旨公文给你贬到琼州岛去,你就只能整日和海鱼海鸟作伴了。

 反正读书人有的是,他朱天子有得挑、有得选,哪还在乎你几个酸腐老儒?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这些官绅文仕们,都不愿看到此事成行。

 他们当然得劝,要劝孔家二人慎重行事,莫要做自毁长城的蠢事。

 但这种事,还不能明说——人家二孔打的是奉孔圣人遗命,教化天下,你明晃晃地劝阻,不是跟儒家教化万民的宗旨唱反调么?

 是以,孔希学、孔希生所住的驿馆里,这几天很是热闹。

 一拨又一拨的官员相继登门,明为探视,实则暗中打探消息,行劝阻之举。

 这明里暗里的暗示,他二孔岂能看不出?可他俩有啥办法?刀已架到脖子上了,再想后退,不是死得更快?

 “禀陛下,那南北二孔这两日已接待了四五拨文

官了,所有人皆是苦着脸去,铁青着脸回,想必是在二人那里吃了瘪,那二人也不好受,整日缩在驿馆里,连大门都不敢出,听闻这几天,那孔希学连饭都没吃好,整日嚷嚷着头疼呢!”

 武英殿里,毛骧正汇报着二孔的动向。

 朱元璋听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道:“任那些官员如何阻止,也无济于事了,那孔家二人已上了咱的船,又岂能回头?”

 站在窗侧,笑望天边云彩,朱元璋勾起的嘴角泛起些微冷意道:“且看着吧,这一次笑到最后的,究竟是谁!”

 ……

 随着二孔离京返乡,教化三宝的推广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京中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也渐渐平息,如同京中发生的任何大事小情,都有偃旗息鼓的一日。

 而此事的成功与否,就要看那二孔能否完成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