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九十四章 算学入国子学(第2页)

 胡惟庸心下一惊:“这……”他稍作迟顿,方才说道:“国子学学业繁重,生员们每日攻读经义已十分劳累,如何还有精力习练算学?”

 这当然是借口,胡惟庸真正担心的是,进入国子学后,算学一道影响扩大,日后会进入科举。

 他胡惟庸本身倒并非是虔诚的儒家支持者,可朝中儒生不少,天下读书人又何其多,想也知道,这算学入科举,定会受这些人阻挠,胡惟庸可不想平白开罪那些读书人。

 “哼,生员们日后可是要入朝为官的,若连钱粮账目都算不明白,如何能为国效命?”

 朱元璋冷哼一声,批评道:“若是官员们到了地方州府,连个账

目都看不懂,岂不被那些胥吏商贾们蒙骗?”

 听朱元璋这口气,是势必要推广算学了,胡惟庸也不可能跟朱元璋对着干,因而只能称道::“陛下所言极是!”

 “既然胡相也赞同,那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闻言,胡惟庸心里叫苦不迭,暗暗将朱元璋骂了个千万遍,他已预料到此事难度,但没办法,朱元璋都发话了,他也只能照做,当即说道:“臣这就回去知会国子学,命其准备新开科目,纳算学入学堂。”

 听胡惟庸这般答复,朱元璋终于满意点头,这胡惟庸纵有万般不好,唯有一个优点:听话!

 “去吧!”

 大手一挥,朱元璋喝退胡惟庸,独自一人坐在殿中,闭眼稍作休整。

 过得片刻,重新睁开双目,他又悠悠轻叹,自顾自呢喃:“且看看吧,看看这小小石子,究竟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

 如同朱元璋所料一般,这算学入国子学的消息一出,当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野上下,动静极大。

 便连一向安静的中书省,也变得人声鼎沸。

 “胡相,陛下究竟是何用意,缘何非要将这算学纳入国子学中?”

 “那国子学中的生员,素来学的是孔孟之道,何曾学过旁的?”

 “陛下他……是否当真要推广算学,是否还想将之纳入科举?”

 中书省衙堂,胡惟庸正揉额叫苦,他的身旁,满是前来问询争辩的官员,这些人,显然对算学很不感冒,口中多是批贬埋怨。

 胡惟庸被追问得恼了,不由怒声回绝:“科举科举,那科举早就断了,哪来的科举?”

 若此刻围堵来的,都是淮西武勋,听他这一句回绝,怕都会老实下来,可偏生过来追问的,都是些儒生清流,那些人可不好打发。

 “谁不知道科举将来必定会重开的,陛下此举,分明是在替算学入科举做筹谋!”

 官员们不是傻子,都知晓科举停办后,朱元璋捣鼓的那些取仕之道并不顺遂,恢复科举是迟早的事,可偏生朱元璋的性子倔,他不会轻易点头,重开科举。

 在他们看来,此番算学之事,是朱元璋的一次试探,想看看朝臣生员的反应,对这些儒生朝臣们来说,这一次绝不能松口,否则算学入仕,儒学岂不式微?

 退一步,便是墙倒屋塌!

 官员们群情激奋,围堵在中书省抗议争辩,场面何其嘈杂,这般喧闹阵势,饶是贵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也弹压不得。

 “诸位安静,切莫焦躁吵嚷,此乃陛下亲自拟定的筹策,本相也无权驳回啊!”

 胡惟庸高抬双手,一副无可奈何姿态,但任他如何规劝,仍按捺不住朝臣们高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