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指点叶落烟雨

第六十六章 弥留之际(第2页)

 也不知怎的,这最后一句话,他说得格外连贯,仿佛须臾间,他已恢复了元气,病体康复。

 这当然只是假象,刚说完“此生无憾”四字,他的眼神忽又涣散,精神似也被抽空

 此刻的刘伯温,已感到一股沉重的疲倦袭来,压得他头晕眼花,耳畔嗡嗡作响。

 嗡鸣声中,依稀夹杂着熟悉的稚子童谣: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一头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路逢骚客问诗篇,好也几言,歹也几言;”

 “布衣得暖胜丝绵,新也可穿,旧也可穿;”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夜归挚友话灯前,今也谈谈,古也谈谈;”

 “一觉睡到日三竿,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歌谣里唱的,是闲静悠然的世外桃源。

 一盏茶、一卷书、一亩良田,一头耕牛、一间草屋……

 歌谣尤在耳边回荡,刘伯温内心不由得感慨,自己当年不正是为了建立这样的安平盛世,才会出山的吗?

 恍惚间,他的思绪又回到从前,回到往昔峥嵘岁月。

 在那段过去,朱元璋坐镇统率,徐达、常遇春四处征战,而他刘伯温,则伴在朱元璋身侧,出谋划策。

 那样的日子,虽然艰难凶险,但彼此间相互信任,

着实叫人留恋。

 想着想着,刘伯温又觉倦意袭来,困得他睁不开眼,他终于支撑不住,任眼皮耷拉下来,沉沉睡去。

 “父亲,父亲……”刘琏的呼唤声,似重还轻,他已听不清了。

 就在此时,耳畔又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那马蹄声尖锐刺耳,着实扰人心神,然紧随而来的,是一个急促的声音:“圣旨到!诚意伯刘基接旨!”

 “父亲,有圣旨!”刘琏连喊带摇之下,刘伯温缓缓睁开了眼,他忙指了指车帘,又指了指自己。

 刘琏一看,立时明白,先将车帘掀开,而后又回到车内,搀扶着刘伯温坐起身来。

 “诚意伯不必多礼,陛下特旨交代,您抱病修养,接旨事宜从便行事,不必起身了!”

 却在这时,马车外传来一声呼唤,却是云奇满头大汗的骑着马狂奔而来,他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过仗的,骑马也不屈于他人。

 只见云奇单手提缰,另一只手中托着的黄色布卷,正是朱元璋的圣旨,他气喘吁吁,显然一路疾行而来,但刚一靠近,不作片刻歇息,便立即下马,又小跑到刘伯温车前。

 双手摊开圣旨,云奇立即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诚意伯刘基,功勋卓著,德恭品正,乃我朝臣楷模。先其怀恙在身,奏请还乡,朕悯其年老,予以恩准。然诚意伯佐朕多年,朕实不忍其离去,故下此诏,着令诚意伯刘基,留京安养,待他日病体康复,再复朝任。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