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父子论策(第2页)
眼见父皇脸色转冷,朱标语气稍稍婉转了些:“儿子并非一味反对父皇的治贪方略,只觉得未必非得一刀切,有些官员还有得救,小惩大诫足矣。”说着,他又叹了口气:“培养一个读书人,可是不易啊!”
说到这里,朱标再看了一眼朱元璋,见自家父皇眉头微蹙,已有些愠怒。
朱标知晓父皇最看不得婆婆妈妈,心知劝不动他,赶忙转了话题:“父皇还是说说那治贪之法吧!”
朱元璋撇了撇嘴,语气仍有些生冷:“咱这法子,可不似你料想那般酷刑暴政,咱是要以赏代罚,肃清贪腐之风。”
朱标方还担忧父皇动怒,此时一听,却是心下大惊:“以赏代罚?”
惊诧之下,他看向朱元璋的眼神,都带了些迷惑。
咱这父皇……是哪根筋没搭对么,咋风格大变了?
“不错,正是以赏代罚!”
朱元璋点了点头:“咱打算建立奖赏制度,提高官员薪俸,对那些政绩卓然、不昧贪腐的官员予以奖赏。”
朱标两眼一亮,不由大喜:“当真?”
眼看儿子面露惊喜,朱元璋得意起来,不由挺了挺胸膛:“自是不假!”
他将陆羽那一套说辞,照搬照套过来。
“这些官员贪腐被抓后,一直说是咱制定的薪俸太低,只能靠不义之财贴补开支,咱就给他们制定考核,根据考核赏予绩效薪俸,这绩效制度能提高官员收入,又促进官员用心政务,正是一举两得。”
朱标细细听来,先是惊喜,后又惊叹,再往深处想,更觉此计其中妙处无穷,他不由点头:“此计听来,倒真能遏贪治腐。”
朱元璋心气更振,朗声分析下去:“如若他们有心当个好官,自能靠这绩效赏俸过活……而若他们仍一意孤行,那便是救无可救,便是杀了也不足惜!”
这正契合朱标的理念,对贪官们分而治之,不搞“
一刀切”酷政。
朱标已深深折服,不由拊掌而赞:“长此以往,贪腐之风定遭遏制,而那些真正的贪官污吏们,也没法狡辩了。”
以往,百官尽皆贪腐,人人从恶如流,自然无法分辨哪些人是迫于无奈,哪些人是真正的贪墨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