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卢一节家的故事(第2页)

 “他说,能让他这样坚持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因为偶像的作用!”

 “卢一节的偶像是谁?”徐莉向我提问了。

 “卢一节说他的偶像是他的曾爷爷!”

 “卢一节的曾爷爷是谁?”余稼闪着灵动的眼睛问我。

 “卢一节的曾爷爷是鼎鼎大名的卢作孚先生!”

 “啊!是中国的轮船大王卢作孚先生!”老徐惊叹道。

 “是的,就是卢作孚先生!”

 “啊?轮船大王卢作孚那么有名气吗?怎么没有听说过?”余稼喃喃自语。

 “如果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为二战的胜利保留了最后一点人员种子,那么我们国家在那个时间里也有一次类似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为我们国家抗战的胜利保留了火种,而卢作孚先生,中国的轮船大王就是为国家的留住国脉的人!”

 “快,快说说,卢一节的曾爷爷到底做了什么?”余稼小手拍着被子着急的问。

 “38年的时候,一些兵工厂里的机器设备在盛海失守之前迁到了武汉,武汉沦陷之前,又把这些机器设备西迁到宜昌,宜昌码头上的所有物资那是支撑未来抗战的根本,这是不是可以称为国脉了,而宜昌那时已经被轰炸了,随时有被攻陷的危险,必须把所有的物资西迁入川,那个时候整个中国长江上游上还能动弹的航运公司只剩下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他也只剩20多膄船,在限定的时间内他也只能把十分之一的物资运入四川,这就逼着他制订了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整个民生公司的装卸动作被打造的跟f1方程式赛车换轮胎一样,分秒必争,把运输能力逼到了极限,他要求:自己和自己的船员还能抗住就别睡觉,还能抗住就别吃饭!整个宜昌大撤退期间,每10万吨货物就有9万吨是民生公司运的,剩下的一万吨是外国的航运公司运的,但外国航运公司每吨的收费是300--400,而民生公司每吨的收费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