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洪庆世子(第2页)

 但他真没有。

 他是在调查察事处,却也只是明面上的。

 察事处是皇帝的狗,皇帝伸手一指,察事处就会扑上去咬人。

 现在玄铁军那边的事情也是局势不明。

 虎符回到皇帝手中后,皇帝从没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过虎符的事情。

 殷知海总感觉有场大风暴在酝酿。

 皇帝在等什么呢?

 等陆伯舟和李菁岚回到京城的时候,发现京城外面设了很多粥棚。

 李菁岚低声问,“这是谁家的粥棚,声势真大。”

 陆伯舟瞧了瞧,回答,“这是洪庆世子设的粥棚。”

 洪庆世子?

 赵王的长子。

 李菁岚想起来了,是那位以着书立传贤名传天下的洪庆世子。

 李菁岚转头问:“这位洪庆世子是不是在编纂国史?”

 陆伯舟点头,“他是国史馆总裁,正在编纂太宗实录,听闻已经编出一部荟要本。”

 总裁是国史馆的官员,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

 陆伯舟身上的职务是修撰,实际上也有修史之责。

 后来职责细分,修史的职责细分出去,只归国史馆管。

 而天文、礼仪、地理、宗潢、礼乐、兵刑等的编纂权力依旧留在翰林院。

 宗室任总裁指导编纂国史?李菁岚感觉皇帝这一招确实挺厉害。

 把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宗室都塞到国史馆去编纂国史,省得他们三不五时找事。

 真出了疏漏,光是翰林院那一关就过不了。

 回到家后,李菁岚和陆伯舟悄声说话:“你这段时间打听一下洪庆世子。”

 陆伯舟双眉一挑:“他有问题?”

 “现在只是十月,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第一场雪都没下,这个时候施的哪门子粥?”李菁岚朝着皇城方向指了指。

 “也许陛下要等的人,跳出来了。”

 第二天,陆伯舟销假开始早朝。

 一连几天的早朝,都是在赞美洪庆世子。

 皇帝没发表任何言论。

 这场赞美一直持续到十月过完。

 李菁岚换上了厚厚的冬衣,还是觉得冷。

 “今年真冷呀。”她缩在壁炉前,盖着厚厚的毯子还是觉得冷到骨髓里。

 “不冷呀!”陆观鱼却觉得很暖和。

 她一边侧头看着周团锦做针线活,一边和李菁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