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八月十五中秋灯会(第2页)

 对童生们非打即骂,看到陆仲玉时却是满脸笑容。

 老举人一年的教书工资是一百两银子,每年粟米二十石,日管三餐,每年四季衣物,另找书僮服侍他。

 除了这些之外,陆伯舟又亲自去老举人家里送了两百两的一次性聘金。

 这工资不算低。

 明末的陈舜系在黄惟萼家做家教,年给粟米20石,每月给钱4800文。

 所以老举人教得很卖力,恨不得把所有人脑袋劈开,把知识塞进去。

 听到今天晚上所有人出门观灯,老举人骂了一句:“书都读不好,观什么灯?有这个资格吗?”

 吱呀一声,门打开。

 陆仲玉来邀请老举人一起出门观灯。

 老举人连犹豫都没有,“一起去。”

 又回屋拿了条麻绳,一头系自己腰上,另一头准备系到陆仲玉腰上。

 那些童生们丢了就丢了。

 陆仲玉可不能有一点闪失。

 这可是他到现在为止遇到的最好的学生。

 老举人特别紧张陆仲玉。

 其次是陆平。

 至于那些童生们,死在他眼前都不带皱眉的。

 全是只能中秀才的废物点心!

 一家人正准备出门时,学政何畅家送来几食盒的糕点。

 “这是我们姑娘亲手做的糕点,给贵府几位姑娘观灯时当零嘴吃。”来送食盒的是个圆脸嬷嬷,特别爱笑。

 周进与何家姑娘的婚已赐下,只等完婚。

 何家大手笔的买下了状元府旁边的宅子做嫁妆。

 李菁岚朝周团锦使了个眼色。

 周团锦红着脸过去接食盒。

 圆脸嬷嬷冲周团锦行了个礼,又笑着和李菁岚说话:“我们姑娘想问您,可有订观灯彩棚?”

 李菁岚笑着摇头:“我们第一次观灯,倒是忘了订彩棚。”

 圆脸嬷嬷抿唇一笑:“大娘子若是不嫌弃的话可以去曹家酒楼歇脚,我们家把曹家酒楼包了。”

 “那可太谢谢了。”李菁岚笑着道谢。

 一家人准备停当后,几辆马车缓缓驶出家门。

 刚走到胡同口,几骑快马从远处奔来。

 许经臣缓勒缰绳,走到陆伯舟与李菁岚的马车前。

 连寒喧和问候都没有,直入正题。

 “太玄观每年都在理藩部租他们前院用来观灯。若陆老爷不嫌弃,可以去理藩部前院歇脚。”

 陆伯舟皱了皱眉,让李菁岚朝后坐了坐,掀起半边车帘:“好叫清阳子道长得知,我们已应了何家的邀请去曹家酒楼歇脚。”

 眼见是陆伯舟掀起车帘,许经臣立刻下马,仰视陆伯舟。

 声音平淡,却极强硬:“理藩部院子很大,陆家出行的人比较多,去理藩部合适。”

 陆伯舟眉眼微沉,心头也极憋屈。

 皇帝在他身边放人就放人吧,怎么现在连去哪都要听从清阳子的话?

 这时,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夫君……”

 一股温和的气息包裹住他,心头如同被清风吹拂。

 所有的戾气尽消,陆伯舟声音缓缓,“就依道长所言。”

 说完,放下车帘。

 李菁岚透过陆伯舟掀起的半边车帘看了一眼许经臣。

 许经臣面上没有一点表情,看不出半点情绪。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应该是刚回来,一回来就迫不及待的阻止他们去曹家酒楼。

 难道是曹家酒楼有问题?

 严重到许经臣必须回来重新安排观灯的院子?

 如果曹家酒楼有问题,那何畅有没有问题?

 皇帝为什么要给周进赐婚何畅之女?

 闻听何畅是个老实人。

 但朝堂中,哪有老实人?

 李菁岚沉思起来。

 “出发!持乌有先生令牌传令理藩部,屏退闲杂人等。”许经臣将令牌交给随从。

 李菁岚特意瞧了一眼陆伯舟的表情。

 陆伯舟好像真没听出来许经臣这句‘持乌有先生令牌传令理藩部’有多大的含金量。

 理藩部是接待小邦使臣住宿的地方。

 持乌有先生的令牌能清空院子,许经臣在向陆伯舟暗示乌有先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