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前世的冤家(第2页)

 这一句话,差点又把嬷嬷给气得背过气去。

 赵姨娘的日子过得不好,那不是你娘李吴氏造成的吗?

 没见过这么拆自己亲妈台的女儿。

 李凤娴在夏家还知道分寸,怎么在李菁岚这里就变了一个人似的?

 说话不仅尖酸刻薄,而且还毫无道理?

 嬷嬷有点心力交瘁。

 打算回去就装病,她可不想再跟着李凤娴丢人了。

 回去后,夏母听完嬷嬷的描述,也觉得无力。

 罢了。

 李凤娴立不起来,就待在家里生孩子吧。

 只要夏吉芳能和陆伯舟处好关系就行。

 这时。

 陆伯舟把陆宣德接回了家。

 陆宣德一回到家,听到家里用一千两和两间铺子把他换出来。

 气得目眦欲裂:“一千两?你们就不想想一千两银子有多难挣。”

 房氏把她去了两次忘居县都没能见到陆宣德的事情说了说。

 陆宣德更是气急:“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我本来就没参与科举陷害的事情,早晚也是会出来的。”

 “把钱白给李菁岚?脑子是怎么长的?”

 房氏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不敢。

 陆宣德恨恨地瞪了一眼房氏,转头看向陆家大院的方向。

 李菁岚的手脚很快,前脚接了店铺后脚就把大掌柜包括小伙计全给遣散了。

 门锁不仅换了,还通知了京城的商会。

 他纵是想抢回来,一时半会也没这个能力。

 儿子还在牢里呢。

 他得想法子捞儿子。

 想了一会,陆宣德敛下眉眼。

 且先忍下这口气。

 报仇的日子在后头呢。

 ……

 芒种到了。

 京城附近进入了夏收季节。

 麦收后,还要忙着种大豆。

 大豆收获后这块地进入为期一年的休田季节。

 陆家一共两百亩地。

 实际上每年只耕种一百多亩。

 今年的收成也是极低。

 大部分都是一石或者一石半,也就是一百多斤。

 高的才两石。

 “这收成,实在是太低了。”李菁岚心里叹息。

 麦收完毕后,她把每年都能保持在两石收成的佃户叫到家里说话。

 佃户姓杨,名叫老实。

 佃户杨老实听完李菁岚的话,呆了好大一会,“让我把种地的诀窍教给别的佃户?”

 这种地哪有诀窍?

 不就是人勤快一点,别怕吃苦。

 别人四更起,他两更就在田里忙碌着捉虫子。

 一年到头在田里不眠不休的辛勤劳动着,才能维持着两石的收成。

 李菁岚说道,“你每教一个月,我每个月给你一百文钱。”

 别人不知道,李菁岚却是知道的。

 种地是有诀窍的。

 有的老农攥把土就知道这块地今年能打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