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产业会议差别(4K)(第2页)

 各位老总问我对新能源车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

 说到这里,周瑜神情

自若,面带微笑,朗声道:“我们大夏新科正在努力为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提供百亿资金,行动就是我的看法。

 东方太阳升起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灯塔是否明亮。

 新能源车就是光芒之一,环保、高效、安全、科技,它有太多的优点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们着迷。

 而且在这条赛道上面,咱们本土品牌还有很多优秀的战友。

 我现在还记得大夏阴历2008年的时候,我们公司还在京兆奥运为各大显示设备提供技术援助,毕亚迪制造了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于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并且在鹏城上市,今年毕亚迪制造的全球第一批纯电动出租车在鹏城市上路运行。

 敢创、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佩服毕亚迪王总的原因之一。”

 周瑜并不惧怕成为油车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但也并不代表他会傻傻的把自家公司推在前面,让其他企业都暗地里发大财。

 合作不是傻白甜,大家乐呵乐呵的合作。

 强者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实力,其次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时局判断力。

 毕亚迪能够在王船夫手上发展到全球新能源车的头号领军企业,王船夫自然也不是什么傻白甜工科男。

 在听到周瑜点他之后,这位中年人也开口说道:“我与周董的想法类似,现在蓝星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电动汽车带来的储能电站升级,也是解决能源危机,减轻化学能源的污染的项目之一。

 当然我们也深知实现这些理想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但是作为本土品牌,我们从不畏惧任何技术难题,别人有,我们敢做,别人没有,我们敢想。

 我们坚信在克服实现能源危机,实现绿色技术的道路上,一定会涌现一批创新的企业,伟大的企业,这当中一定会有我们大夏联邦的技术,我们自主品牌企业的一席之地。

 同样,我们毕亚迪公司愿意为此不懈努力,谢谢。”

 毕亚迪——新能源赛道的“老牌企业”,拥有实用技术专利最多的本土车企。

 大夏新科——新能源赛道的“当红小生”,虽然一台车都没造出来,却因为此前在其他产业的优秀履历,吸引着无数企业、工程师的目光。

 官方能够给的扶持资源就那么多,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两个行业的支持者一分,内部再一分,自然会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

 这一切风云际会,虽然并非全因周瑜而起,但他却切实推动了这个情况的产生。

 毕竟半导体产业完全自主且已经成为了国际顶尖水平,给予大夏联邦官方的专家智囊团队很多“想象力”。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源头说的是岳飞手下的大将余化龙,但在如今时代,周瑜便是那一条龙,并且度过了潜龙在渊的阶段。

 只不过,周瑜无法掌控局势的发展,在车企高管层的交流中,虽然那表现的自信但也十分“懂礼”,拿技术说事,并不会拉踩谁。

 毕竟大夏新科这个已经有些庞大的企业,说破大天了也就是一家民营企业,还没有参与并且指挥国家级战略博弈的资格。

 此前能够指挥大夏联邦本土半导体产业革新升级,也是趁着当时大夏联邦官方和民间资本都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又拿出技术愿意主动和高校、本土企业合作,同时依靠蓉城市与鹤飞市这些城市投资,大举修建大规模科学试验工程和工厂。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才勉强做到。

 而现在,天时虽然来了,但地利与人和却比不上当年。

 当然,这也就是在汽车行业,周瑜才会是这个待遇。等到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聚集起来开会的时候,那场面才叫一个和谐、友好、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