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建厂准备(第2页)
还有中环股份,前身是背景深厚的天津第三半导体设备厂,这家公司主要经营半导体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集经营、科研、生产、风险投资于一体的大夏联邦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正朝着跨领域、跨区域、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而李贤审,他的注意力则是在纳斯达这家企业停留了几秒。
这家公司主要致力于印刷显像行业、成像输出技术解决方案和印刷管理,不仅是行业领先的印刷耗材芯片设计企业,也是全球通用耗材行业巨头,现在正在激光打印这个领域冲刺。
当初这家公司还邀请过李贤审加盟,只不过那个时候李贤审只想着教书育人,并没有答应……
周瑜看着身旁两人的目光凝重,不由得开口笑道:“咱们公司以后发展还需要两位一起携手并进,现在有什么问题,大可以直言不讳。”
赵朝阳按捺着一肚子疑问,转过身,对李贤审伸出了右手,笑着说道:“建设高精尖半导体工厂,以后还需要李总裁能够对我们的工厂工程师多加一些耐心。”
看到赵朝阳伸过来的右手,李贤审也同样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并说道:“之前咱们就有建设半导体工厂的经验,这次只不过是制程工艺更精尖一点,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攻克难关。”
周瑜也在一旁加油打气道:“现在咱们是兵强马壮,不仅解决了工艺问题,还解决了光源问题,有成熟的半导体工程师团队,实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集合各大高校的顶级研究室,一起解决问题。
放心,预算方面管够!咱们大夏联邦官方也给我透了一个底,只要我们能够完成技术自主,攻克到国际最前列技术,千亿资金规模都是能够调配的。”
半导体项目,哪怕是培养一个八英寸尺寸晶圆的工厂,也需要耗费数十亿甚至百亿。
有多年合作经验,赵朝阳、李贤审也听得懂这个千亿资金规模,并不是一千亿夏元,而是视情况而定,如果有需要的话,数千亿夏元的资源投入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