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大基金大动作(第2页)

 “说起来,半导体实验室和芯片设计工作区都是洁净房间,又不会晒到太阳,但是李贤审的皮肤怎么越来越黝黑了?”

 周瑜语气思索,顺便将这张厂房奠基仪式照片递给了自己面前的这位中年人。

 赵朝阳不疑有他,接过了这张照片。

 但当他的目光一扫,却是凝重、惊讶并存。

 “夏芯国际总裁章如镜,别说是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哪怕是在科技制造业的影响力,也不应该站在辅位啊。

 贤审这事,等他回来了,我去跟他说一下……可能是一直都在学习,工作也在国外比较多,不懂这方面的情况。”

 赵朝阳很是自觉的没有问是什么奠基仪式需要这些大咖到场。

 但是周瑜却主动开口道:“这是在上沪市那边一个重要厂区举行新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厂房奠基仪式,该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包含2条生产线,覆盖14纳米至10纳米、7纳米工艺节点的研发、制造,投资规模大致七百亿夏元,满产后规模可达每月7万片,产品主要面向新一代移动通讯和智能终端领域。

 咱们新科半导体公司出的钱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新科半导体加上我们新科光源以及我们总公司给出的技术、设备、工程师团队,却是最重要的。

 其次才是夏芯国际的设备和团队,另一边那位就是前段时间,大夏联邦官方半导体国家大基金的负责人,这个项目也是这位负责资金的筹措。”

 投资规模七百亿夏元?

 赵朝阳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虽然有些惊讶,但在仔细思索片刻之后,却是主动问向自家董事长、

 “2条生产线,覆盖14纳米至10纳米、7纳米工艺节点的研发、制造?

 董事长,您认为这个规模的投资,够吗?”

 自家公司在半导体行业深耕数年,赵朝阳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会搞crt大头电视机的落后工厂总经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汲取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