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智能驾驶?(第2页)
但是真要说商业化成功的混动汽车,应该算得上通用汽车公司的斯特林汽车。
把斯特林发动机与14个12伏电池组合在一起,只要斯特林发动机不断为汽车充电,电力就不会耗尽。
除此之外,在汽车动能上想办法的企业还有奥迪公司,它不仅推出过‘双动力’混合车,后轮电力驱动,前轮汽油驱动,其内部工程师更是提出过极为激进的思路,就是修建一套通过路面供电的系统,以便让这些跑在路上的汽车始终处于充电状态。
只不过,目前大家也看到了,这个设想在有轨大巴这些领域还能够应用,但是在汽车领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成熟可靠的方案。
而到了现在,菲斯科、日产、雪佛兰等车型,也都是在部分前沿广告上做宣发,它们这些厂商还是在燃油车市场做功课。
说实话,目前我们大夏联邦内部的自主车企当中,也就比亚地这家公司的布局还算合理,只不过他们的产品还是太过低端,并且没有将这些电能运用到更多智慧项目上,方向走对了,但是有点笨。”
听到这话,赵朝阳眼神微动。
他昨晚查资料,在朋友圈人脉当中咨询这些汽车事宜的时候,有几位专家对比亚地这家企业可是多有推崇。
赵朝阳现在还记得那位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是怎么评价比亚地的。
【殷历2008年的时候,比亚地造出了蓝星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加上大电池战略和汽车发动机自研,已经完成从太阳能+储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产品布局,假以时日,只要技术完善,必定会一鸣惊人。】
这种“潜力股”,在自家董事长这里,居然只得到了“方向走对了,但是有点笨”的评价。
只不过,一想起周瑜对诺基亚、摩托摩拉、翔连集团这些公司的评价,他发现自家董事长对比亚地的评价,好像还挺不错……
“当然,首先是混合动力,但也要做大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毕竟只有车载电池包足够大,我们才能够在车辆上增加足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