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芯片工作逻辑(第2页)

 “这个假就不用留了。我们还有很多工具需要重新研发,设计部门所有人的年假都不批!除非是家里面有重大事情需要亲自回去的。”

 已经几个月没有理发的李贤审,此时已经留出来半披肩的头发。

 一颗芯片的诞生经历了设计、制造和测试,分别对应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设计业、制造业和封测业,而每一步都包含了复杂的步骤和流程,需要消耗的人力资源根本就不是曾经设计一个音响那样用小团队而计。

 帝江z2和帝江h1这两款芯片的同步开发当中,既要满足两颗芯片不同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还要再一次想办法在设计、制造、测试流程来降低芯片成本。

 比如需要优化设计来减少芯片面积,增加每个晶圆上的管芯数,以此来提高芯片制造成品率。

 芯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前端rtl设计、逻辑设计。

 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硬件电路,抽象地表示电路的结构和行为,也就是这些电路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帝江z2已经被确定要使用夏芯国际最前沿,还未落地的45纳米芯片技术来代工制造,这对西蜀新科的芯片设计部门而言,就像是刚做完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稍微休息之后,就拿到了考研数学一样,需要啃的项目太多了。

 而帝江h1这款被阉割的芯片,则是采用与帝江z1同样的夏芯国际65纳米芯片代工工艺,只需要做减法,所以被老带新方式,扔给了新进入西蜀新科工作的半导体工程师们,一边啃着前辈们留的技术文件,一边想办法减少项目和功能区。

 芯片逻辑来自于三极管,这个三极管就像一个水管阀门,用手打开阀门,底下管道就可以通水。

 而如果阀门都是可以用水力冲开的,那么你开了这个阀门,管道里通过的水就可以冲开别的阀门,别的阀门被冲开了,那个管道就也能通水。

 如果有两个管子对着一个阀门,只要通其中一股水就能冲开,这就是“或”门,如果有一个阀门劲大,需要两股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