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芯片之难之架构(第2页)

 芯片架构,是一个芯片的设计蓝图。

 它不仅包括硬件组成,也包括软件,确定了如何在芯片中组织和管理信息,架构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芯片处理能力、功耗、成本等许多关键指标,从而决定一颗芯片的生死。

 而周瑜看的芯片架构方案,就已经非常“齐全”。

 他找到李贤审、张俊平两人,将这份文件摆在他们面前,说道:“精简指令集与复杂指令集架构,这两个方向是没有大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做的是手机芯片架构,谁能给我一个用复杂指令集架构的理由?”

 精简架构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简洁的指令集,即每个指令执行一项任务,例如加载数据、执行运算或存储数据都有对应的指令。

 而复杂指令集架构则是采用更复杂的指令集,一个指令可以执行多个操作,如加载、运算和存储,它优势就是能够更有效的使用内存,增强性能,但同时也会导致执行时间和复杂性上升,增加功耗。

 用这个指令集架构的,有大名鼎鼎的因特尔x86系列芯片。

 而在十年后,其他主流手机厂商使用的芯片基本都是精简架构的arm芯片架构。

 李贤审与张俊平两人对望了一眼,然后李贤审才点头说道:“芯片设计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多个设计阶段的磨合,才能完成最终的物理设计。

 在第一阶段,我们整理芯片设计的方向和目标时,得到的反馈是这颗芯片需要运算功能强大,甚至需要有一个图形处理器,支持图形渲染和并行处理等操作。

 同时,要完成一系列功能,我们目前无法自己组建指令集,所以只能从两大指令集里面进行选择。

 精简架构的arm芯片需要支持arm指令集,而复杂架构的intel芯片则需要支持x86指令集。

 我们也想设计出高运算性能又低功耗,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使用内存等手机硬件性能的芯片,但是考虑到芯片与其他硬件模块进行通信的需求,最终还是将复杂架构纳入了方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