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朝议(第2页)

 “弥卿,修整楚国水道很重要,但对楚国而言又不是很着急,你可以花费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时间,寡人有时间等,楚国也有时间等,卿应该也有时间等”,熊章对弥生说道。

 “臣明白了,臣一定小心行事”,弥生说道。

 楚国总人口才三百八十万,要用百万劳力治水,楚国的社稷不要了吗,以后不就便宜了秦国吗。

 “卿是理政殿大臣,治水之事长达数十年,卿不会是要亲自去主持治水之事吧”,熊章问道。

 “臣已经有了一个治水的人选”,弥生笑着说道。

 “何人?”,熊章问道。

 “孔子弟子,宓子贱”,弥生说话间还将目光看向孔子。

 孔子听到弥生又举荐了他的学生,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孔子,这宓子贱如何?”,熊章对孔子问道。

 “王上,子贱有大智慧,能用人,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了”,孔子说道。

 “王上,臣与宓子贱接触过,此人思维清新,胸中有度量,是个人才,所以臣举荐宓子贱主持治水之事,至于专业治水的人才,少府令已经给臣推荐了几位大匠”,弥生说道。

 “既如此,就准卿之言,征辟宓子贱为治水大臣,全权统管治水之事”,熊章对弥生说道。

 “臣,拜谢大王”,弥生躬身拜道。

 “少府令”,熊章对着少府令工正喊道。

 “臣在”,少府令起身应道。

 “水泥的研制进度如何?”,熊章问道。

 “启禀大王,少府已经研制出了不论是粘性还是硬度、强度都符合王

上要求的水泥了”,少府令说道。

 “那就由少府向治水事宜提供水泥,利用水泥和石头筑造堤坝,不得懈怠”,熊章对少府令工正说道。

 “臣领命”,少府令工正应道。

 “左尹”,熊章再次看向沈诸梁。

 “臣在”,沈诸梁起身应道。

 “对楚国百姓减免半成税赋,时间为三年”,熊章对左尹说道。

 “臣领命”,左尹沈诸梁应道。

 半成的税赋也能为百姓节约出数石的粮食,楚国百姓这三年应该能有个不错的生活了。

 “王上,左尹大人和其他几位理政大臣、右尹大人都已经到了殿外,需要传召吗?”,一个年轻寺人走了进来,这人是经过黑衣卫筛选和训练出来的一个寺人,名字叫做寺人伍。

 寺人貂这两年也越发老态,已经不堪任用,熊章便在黑衣卫中挑选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