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屯田军大营的军演(第2页)

 虽然名字多种多样,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可以统称为方阵战术。

 在这些个战阵大类中,最有战斗力的当属方阵、圆阵、锥形阵、雁行阵、钩形阵、玄襄阵。

 交战之时,不论是白毅领导的军队还是荆云统帅的军队,双方采用的都是方阵。

 方型阵应该说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战术,历经殷商、西周、春秋三个时期的发展,方阵是最为成熟的野战攻击战阵,就算是后面的战国、秦汉时期的方阵也是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方阵规模宏大,分为左前、左后、右前、右后、中央五个板块。

 人数分布为四方多,中央少,这种阵法非常适合进攻,可以做到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配合支援。

 当然,分为五个板块的原因主要还是和这个时期的兵器有关。

 春秋时期的五兵分别是矛、戟、戈、殳、楯。

 前排者为长矛手,矛手之间为持戈兵,橹楯在矛前作防御,戟兵和铍兵作为近战辅助或者捡漏。

 箭手守在中军,负责提供远程火力攻击。

 虽然双方都是方阵,但对于方阵内部的布局还是有些区别,例如白毅喜欢进攻,他就将箭手放在盾手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将打击力量再往前方延伸。

 荆云喜欢防守,就将橹楯放在最前方,长矛兵放在盾军之后,是典型的方阵排列。

 这些人平日是亲密的袍泽,但此时双方下起手来可毫不手软。

 白毅让射手三轮齐射,箭手的箭都是用白布包裹,并粘了石灰,箭矢攻入荆云的方阵之内,按照约定,凡是身上有白点的都要自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