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法师小面包
第37章 吴国(第2页)
要知道这十三万大军可都是脱产的精壮,需要国家的奉养,吴国能够勉强承受主要还是依靠吸越国的血。
三是吴国没有盟友。
中原霸主,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得到诸国认同的霸主,身边都跟随一堆兄弟。
吴国偏居东南一隅,与诸夏没有往来,纵然可以凭借兵甲之盛威压周边国家一时,但诸国都是面服心不服。
只能施加以威,而不能施加以德,诸国是不会认可的。
吴国若是想要与齐晋争霸,只凭本国一国之力,确实力有不逮。
对于这个问题,伯嚭认为应该先将齐国的盟友区别对待,那些对齐国阳奉阴违的国家,要进行拉拢,对目前还坚定的站在齐国一边的国家,要进行严厉打击。
齐国目前的盟友主要是淮泗周边十二个国家,如:宋、鲁、卫、邾、薛、莒、郳(小邾)、滕、任、郯、费、邳。
伯嚭这一策略,立马得到了吴王的认同,也将遣使分化齐国盟友的任务交给了伯嚭去执行,这段时间,伯嚭的能力也得到了吴王的认可,伯嚭的地位也被吴王提升到了与伍子胥并列的程度。
这让一向看不起伯嚭的伍子胥深感不满。
伍子胥虽然不满吴王重用伯嚭,但对于伯嚭分化拉拢淮泗诸侯的策略还是比较认同的,不过他认为吴国应该还要防备一个国家。
吴王夫差还以为伍子胥又要让他防备越国呢,但谁知伍子胥却是告知吴王应该防备楚国,甚至是用雷霆手段打击楚国。
伍子胥出身楚国,其父兄皆被平王所害,纵然在当年攻破郢都鞭尸平王之后,其对楚国的仇恨依然没有减弱,他最忌惮的是越国,但对于楚国的关注也没有放松。